美參院「麥克阿瑟事件」調查會暴露美帝進退失據侵朝敗局已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1904
颗粒名称: 美參院「麥克阿瑟事件」調查會暴露美帝進退失據侵朝敗局已定
并列题名: 戰販們的作證反映出他們外強中乾,對侵略前途絕望。調查會乃在大吵大鬧後收場。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參院「麥克阿瑟事件」調查會,暴露美帝進退失據侵朝敗局已定。
关键词: 美參院調查會 暴露 美帝敗局已定

内容

(新華社北京九日電)華盛頓消息:美國參議院軍事和外交兩委員會爲調查所謂「麥克阿瑟事件」而聯合舉行的所謂「意見聽取會」,在大吵大鬧地延續了七個多星期以後,已於六月二十五日結束。
   這次調查會是五月三日開始的,先後有前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國防部長馬歇爾、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陸軍參謀長柯林斯、空軍參謀長范頓伯、海軍作戰部長薛爾曼、國務卿艾奇遜、第二次大戰時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前國防部長詹遜、前美國遠東艦隊司令白吉爾、前美國駐國民黨中國大使赫爾利、前美國駐國民黨中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和前美國遠東戰略空軍司令奧多尼爾十三人出席作證,在會議上發表的證辭達二百餘萬字,構成了美國國會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辯論」。美國統治集團所以不得不舉行這樣一個調查會,本來是想澄淸一下內部由於侵朝戰爭失敗而引起的嚴重爭吵,並爲破產了的侵略政策粉飾門面,但是七個多星期以來的調查會只是進一步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證明了美帝國主義侵略力量的脆弱,侵略步驟的混亂與侵略前途的絕望,而內部爭吵則繼續不休。在這種情形下,參議院外交軍事兩委員會乃不得不在六月十八日决定減少原定出席作證人員的名單,而使會議提前休會。
   這次調查會是因為杜魯門撤除麥克阿瑟職務直接引起的,而麥克阿瑟的撤職又是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朝鮮遭受慘敗的直接結果。會議上的作證首先反映了這一事實。麥克阿瑟與杜魯門政府互相推諉失敗責任。麥克阿瑟企圖把失敗歸咎於華盛頓撥不出援軍和不採納他空襲中國東北等擴大戰爭的建議,而杜魯門政府的軍政首腦,自馬歇爾、艾奇遜以下却都為自己分辯,說美國當局確曾盡了最大力量增援美國侵朝軍隊,無奈還是不能取勝,同時,美國當局也確曾决定,而且甚至已經授權麥克阿瑟在實際上以空軍侵襲中國,後來只是因爲在侵朝軍隊屢戰屢敗的情形下,考慮到這樣做下去的嚴重後果,才對原來的野心計劃表示躊躕。
   作證很快就轉入了爭辯立即在遠東擴大侵略戰爭可能引起的利害得失問題。此後,這個問題就成了所謂「調查」的主題。所有的作證者都表明自己在擴大侵略戰爭的意圖方面,原則上是一致的,分歧只是在於對於時機和力量的估計上。麥克阿瑟和他的支持者主張不顧一切地作孤注一擲的冒險,以圖僥倖一逞。但是,這個計劃却被艾奇遜稱為是美國「負責的軍事當局斷定爲在使戰爭早日結束方面,其效用很可懷疑的措施」。爲了要辯明麥克阿瑟計劃之不可爲,如馬歇爾、布萊德雷這樣的頭號戰爭販子,都不得不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了美帝國主義外强中乾的窘態。他們公開承認:美國在軍事上「還沒有準備好」(馬歇爾),美國的「軍事能力不足以進行攤牌」(布萊德雷)。而艾奇遜也表示極度害怕麥克阿瑟的「這種方針有嚴重的危險和其他不利之處」,特別是會「削弱和美國聯合陣營的實力與决心,從而削弱美國自己的實力」。
   調查會充分地證實了不論是那一類型的美國帝國主義者,他們都從來就是,而且永遠都是中國人民的死敵。作證透露,早在日本投降之初,除美國政府已以巨額的軍事裝備和物資以及海空運輸等,積極幫助國民黨匪軍進攻解放區外,麥克阿瑟就曾建議過直接以美國軍隊進攻和消滅中國人民解放軍。馬歇爾也直認不諱,當他就任國務卿時,曾想「由美國來控制中國」,後來只是鑑於「一般的世界形勢、美國自己軍事力量的薄弱、世界對這種形勢的反應」以及他出使中國時所得到的敎訓,才沒有敢輕舉妄動。艾奇遜更在會上提出了一份四十多萬字的所謂「美國對華政策回憶錄」,說明了美國政府通過蔣介石以奴役中國人民的一貫方針。他明目張胆地說:美國侵朝的目的,正是「要使中國失敗,使美國勝利」。至於目前的政策,馬歇爾曾公然宣吿:「美國的既定政策是不把台灣交給共產黨中國、並反對共產黨中國進入聯合國。」艾奇遜也宣吿:美國政府「有義務保證台灣不落於敵人手中,並有義務使用軍事力量以達到這個結果」。而且,美國政府將「始終承認並支持」國民黨殘餘匪幇與中國人民爲敵到底。
   杜魯門政府的軍政首腦透露:他們在推行侵略政策時,主要的恐懼就是無敵的中蘇同盟,是解放了的中國人民的强大力量。在這方面,美帝國主義已受到了一些敎訓。馬歇爾承認:美國在考慮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前途時,「曾考慮到蘇聯和共產黨中國所訂的條約。」布萊德雷承認:美國在發動侵略時『沒有人想到北朝鮮(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會像後來事實證明的那樣强大』。與作證同時發表的白宮文件透露,去年十月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舉行會議時,曾錯誤地斷定中國人民不會援助朝鮮。直到美國侵略軍遭到中朝人民軍隊的痛擊之後,這些帝國主義分子才大吃一驚地發現美國在朝鮮已經陷於「損失慘重的僵局」(麥克阿瑟)。這種形勢,迫使馬歇爾承認:「對我們是很糟的」,但對美帝國主義說來更糟的是,它還會繼續發展下去,從而使美國在全世界的侵略計劃有被完全破壞的危險。對於這一點,連麥克阿瑟也不得不哀鳴:戰爭發展的結果將是世界和平陣營的「實力日益壯大」,而帝國主義陣營則「總是在削弱」。
   在七個多星期的調查會上,參議院軍事外交兩委員會的委員們曾反覆向出席作證的政府首腦質問政府有什麽取得「勝利」的辦法。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竟沒有一個政府首腦人物能够解答。典型的遁辭是布萊德雷的答覆。他說,他「不大能肯定」華盛頓統帥部在朝鮮進行的「有限戰爭」的作戰方針能否產生「决定性的結果」;「我所能够說的是,各參謀長不認爲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和冒更多的危險就會使我們更容易獲得這些决定性的結果。」
   這樣,整個調查會完全暴露了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敗局已定,進退失據的事實,暴露了它在全世界色厲内荏、外强中乾的事實。正是因為如此,調査會才不得不匆匆結束。
   共和黨參院領袖塔夫脫於六月二十三日在評論「調查」會的結果時充分透露了美帝國主義的苦悶。他說,調查會表明美國「沒有任何應付朝鮮危機的週密的計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麥克阿瑟
相关人物
馬歇爾
相关人物
布萊德雷
相关人物
柯林斯
相关人物
范頓伯
相关人物
薛爾曼
相关人物
艾奇遜
相关人物
魏德邁
相关人物
詹遜
相关人物
白吉爾
相关人物
赫爾利
相关人物
奧多尼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美國參議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