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教育下,我永遠保持着這個光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877
颗粒名称: 在黨的教育下,我永遠保持着這個光榮!
其他题名: 紀念黨的三十週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筆者在黨的教育下的成長歷程。
关键词: 筆者 黨的教育 成長歷程

内容

七月一日,是我們黨的三十週年紀念日。這個日子,標誌着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也標誌着中國勞動人民的翻身。當中國人民已經得到解放,抗美援朝運動已經取得偉大勝利的今天,來紀念我們黨的生日,更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對一個人來講,最敬愛的沒過於自己的母親了吧。但是,在我來說,對黨比母親還更加敬愛。因為它拯救了我,而且撫養敎育了我,使我從奴隸變成了主人,把我鍛鍊得更勇敢,更剛強。
   回憶在一九三八年我還沒走向黨的懷抱之前,從小到大,整整的四十二年中,我成天間是在飢寒交迫,忍氣吞聲中生活着。從十二歲開始,我就跟着父親和哥哥給財主家攬工,爲了生活走過荒涼的口外,也投門拜師學過手藝,後來又進了工廠,在工廠曾遭非法開除而失了業。抗日戰爭開始,又流浪到了西安。這幾十年的苦難歲月中,使我感到人世間到處是冷酷無情。
   一九三八年,我與幾個工友到了當時黨中央所在地的延安。在那裏雖然也是人地兩生,但是從同志們的熱情招待與上級的關心中,使我們這些人覺得好像回到自己的家庭一樣,毫無一點生疏。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人間的溫暖。
   到延安後,組織上把我們介紹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學校,這對我來說是多末新鮮的名詞啊!在舊社會我沒有進過學校,也從沒有這樣想過。但共產黨首先就要我學習。當時我雖感到年紀大了表示猶豫,但經過組織的鼓勵,我入學了。在學校裏,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知道了過去誰壓迫了自己,也知道了爲什麽受這些人的壓迫。我懂得了應該愛誰,也懂得了應該恨誰。我更懂得了窮人要解放,只有跟着共產黨走。於是我有了一個強烈的要求:參加共產黨。
   一九三八年的十二月三十日,我入了黨,從這一天起,在我的歷史上展開了一條光明大道。當時我雖已四十二歲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年靑了很多,在我的生活…充滿了新的力量。
   參加黨以後,黨的幹部和一些黨員們——特別是張浩同志,他常和我談話,鼓勵我進步,指出我的缺點,告訴我應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使我每天在不斷的進步着。
   一九三九年,陝甘寧邊區的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展開了生產運動。但缺乏農具,也很難買到。我想,共產黨對我這樣好,我是一個工人,現在就是我為黨出力的時候了。所以就與其他幾位同志向組織提出製造農具的建議。當時組織上曾考慮到怕躭誤我們的學習,但在我們堅决要求下終於答應了。從此,我就由學習轉入了生產。在黨的領導下,我們這幾個人的小手工作場,變成了小型的工廠(農具工廠的前身),又由這個小型工廠,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在陝甘寧邊區有相當規模的新式工廠。
   在工厰裏,負責同志經常講:「工廠是我們自己的,工人是工廠的主人。」這些話,在我親身的體驗中都證實了。因此我也就特別愛我們的工廠。那時材料缺乏,我們就節省的用,或者找其它材料代替;沒有機器,我們就自己製造或以人工代替;設備不好,我們除盡量設法改善外,就以堅强的意志來克服這些困難;生活不好,大家就吃的壞些。儘管困難重重,但是大家的生產情緒都很高漲。這是什麽原因呢?就是由於黨的領導,他給了大家無限的力量。使大家認淸困難的原因,也明白了克服困難對爭取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一九四三年,我被選爲邊區的特等勞動英雄。在羣英會上戴上了大紅花。受到了人們的尊敬。毛主席及中央的各位首長都爲我們慶賀。在這種場合裏,眞使我感到無上的光榮。但又想到這光榮是誰給的?還不是共產黨敎育自己一心爲人民服務而來的嗎?這更增加了我對黨的熱愛,也敎育了我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績,以回答黨對我的希望。
   在一九四三年初,邊區各工廠開展生產競賽運動。每個工友都訂了參加競賽的計劃。爲使我的計劃更切合實際,鄧發同志與工厰黨支部的負責同志親自幫助我訂。競賽中,支部的負責同志又經常檢查,惟恐我完不成任務。就在黨的經常關心與幫助下,我曾連續當選了四次特等勞動英雄。
   對我的文化學習,黨也非常注意。如經常給我訂一些通俗的書報,派專人幫助我學習,要我從文化上翻身。在黨的經常培養下,我從一個生活了半輩子目不識丁的文盲,現在已可以看懂一般報紙了。
   最使我難忘的,是與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首長的幾次會面。每次會面除了受到熱烈招待外,他們總要諄諄的給我許多指導,要我戒驕戒躁,要我注意和羣衆聯系,希望我繼續努力創造更大的成績,更要我努力學習提高文化。這些指導就是推動我向前進步的力量。
   還要提到,在我担任工會工作和其它工作中,特別是現在任職的工作中,黨總是派了一些優秀的黨員來幫助我。對這種幫助,起初,我以爲是因我文化低、能力弱,而必須這樣做的。但在去年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第一次代表會議上,我聽到了許多英雄模範們的經驗介紹後,曾加以深思,我發現這些經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英雄模範們所以能够做出模範事蹟,除他們自己努力外,他本人所在地方黨的負責同志的幫助指導,也是主要的力量。以這一特點檢查了一下自己,還不是一樣的嗎?而且對這個力量,我體會的更加深刻。
   因此,我更懂得了,我的光榮是黨給的,而且也是屬於黨的。當今天紀念黨的三才週年紀念日的時候,我除表示向黨感激外,並向黨宣誓,我雖是年近六十歲的人了,但是並不老,我决心以最大的努力,在抗美援朝與祖國的經濟建設中,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黨給予的任務,在黨的敎育下,永遠保持着這個光榮的稱號。
   中國共產黨萬歲!
   毛主席萬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占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