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800
颗粒名称: (四)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抗日戰爭時期的解放區人民,堅持對日抗戰和反對投降鬥爭。
关键词: 解放區人民 堅持對日抗戰 反對投降鬥爭

内容

抗日戰爭時期的解放區人民,是怎樣堅持對日抗戰和反對投降的鬥爭呢?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和游擊隊,在北起內蒙古,南至海南鳥,大部分敵人所到之處,都進行着積極的廣泛的對敵武裝鬥爭。經常抗擊着敵軍半數以上(多至百分之六十四)和幾乎全部的僞軍,像利刃一樣,插進敵人的心臟,成爲對日本侵略者的嚴重威脅。但是解放區軍民的對敵鬥爭也是在極爲嚴重和殘酷的環境中進行的。佔領武漢以後,日本侵略者從一九三八年十月就停止了對國民黨戰場的戰略性進攻,將其侵略刀鋒,主要地指向解放區戰場,進行殘酷的『掃蕩』。每次掃蕩經常是十萬人左右的兵力。其『掃蕩』辦法是所謂『鉄壁合圍,捕捉奇襲,縱橫掃蕩,反轉電擊,輾轉抉剔』。敵人所到之處,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在僞滿邊境及山西五台等地區更製造了長數百公里、寬數十公里的『無人區』,企圖消滅人民軍隊的生存條件。並對我解放區進行分割、封鎖、蠶食。僅華北解放區一九四四年的統計,在面積八十三萬平方公里,八千三百餘萬人口的地區上,敵人除鉄路公路外,還修築了一萬多個據點、三萬多個碉堡、一萬多公里的封鎖溝、六百多公里的封鎖牆。在殘酷的鬥爭中再加上災荒,解放區軍民有時不能不以樹葉草根充飢。
   但是日本侵略者所有這一切毒辣陰謀都失敗了。中國解放區和人民軍隊,在强敵壓迫之下,在國民黨軍隊的封鎖進攻之下,依然屹立,並一天一天地發展,縮小了敵佔區,擴大了解放區,壯大了人民軍隊和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一九四五年,解放區人口達九千五百五十萬,人民軍隊發展到九十一萬,民兵發展到二百二十萬。從一九三七年九月至一九四五年三月,對敵戰鬥大小十一萬五千餘次,擊斃和殺傷敵僞軍九十六萬名,俘虜敵僞軍二十八萬名,敵僞軍投誠和反正者十萬名,敵偽軍共損失一百三十六萬餘名。
   解放區和人民軍隊爲什麽能取得這樣的勝利呢?這是因爲解放區和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執行了毛澤東同志所規定的人民戰爭的正確方針和戰略指導原則,實行了新民主主義的各種政策。
   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三八年五月連續發表了兩個輝煌的著作:『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在前一著作中,毛澤東同志根據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戰爭經驗(這在毛澤東同志一九三六年所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作了精闢的總結),和抗日戰爭的新形勢,把抗日戰爭中的游擊戰爭,由戰術範疇提高到戰略的範疇,並具體規定了游擊戰爭的戰略指導原則。毛澤東同志指出:『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在這樣的情况下發生的:中國不是小國,又不像蘇聯,而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這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另一個小而强的國家所攻擊,但這大而弱的國家却處於進步的時代,全部問題就從這裏發生了。在這樣的情况下,敵人佔地甚廣的現象發生了,戰爭的長期性發生了。敵人在我們這個大國中佔地甚廣,但它是個小國,兵力不足,留了許多空虛的地方,抗日游擊戰爭就主要的不是在內綫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綫單獨作戰;並且由於中國的進步,它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於是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等等一套的東西都發生了。戰爭的長期性(隨之也是殘酷性),規定了游擊戰爭不能不做許多異乎尋常的事情,於是根據地的問題,向運動戰發展的問題等等也發生了。於是中國抗日的游擊戰爭,就從戰術的範圍跑了出來向戰略敲門,要求把游擊戰爭的問題,放在戰略的觀點上加以考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樣又廣大又持久的游擊戰爭,在整個人類的戰爭史中,都是頗爲新鮮的事情,這件事是與時代進步到廿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事分不開的,這乃是問題的焦點』毛澤東同志並反覆說明『主動地、靈沽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决戰,內綫作戰中的外綫作戰,這是游擊戰爭戰略原則的最中心的問題』。毛澤東同志預見地指出,假如敵人對於頗爲新鮮的游擊戰爭缺乏估計,『它就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面觸一個很大的霉頭』。後來歷史的發展完全證實了毛澤東同志的這一個英明預見。在後一著作中,毛澤東同志針對着國內一些人們思想上的混亂,從軍事上政治上全面地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明確地提出持久戰的戰略方針,指出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即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階段。他指出取得勝利的條件是中國人民大聯合(這是主要的)、國際抗日統一戰綫和日本國內人民及被壓迫民族革命運動。他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嚴正地指斥了國民黨內部的妥協與腐敗。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部歷史也完全證實了毛澤東同志這些論斷的正確。
   依據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綱領,全國各個解放區,在政治上實行了民主改革和民生改革,實現了全國總動員和鞏固的民族團結,造成了人民戰爭的眞正基礎。解放區普遍地經過民主選舉,建立了以中國共產黨爲領導的『三三制政權』——地方的人民民主政府,因此鞏固了各階級的團結。解放區普遍地實行了減租減息和保證交租交息的政策,因而大大地發揚了農民參加抗日戰爭和生產的積極性,並保證了農民與地主之間在抗日戰爭中可靠的團結。解放區普遍地實行了生產和節約政策,組織了農民的勞動互助(變工隊、換工班等),軍隊參加生產並幫助農民生產;實行精兵簡政以減輕人民負担;實行節約互助以救濟災荒,因而能够粉碎敵人的封鎖政策,戰勝敵災和天災所造成的嚴重困難,支持了長期的戰爭。解放區的軍隊與人民普遍地實行了擁政愛民與擁軍優抗政策,因而鞏固了軍隊與人民間的團結,並提高了軍隊的鬥志。解放區實行了動搖敵軍和瓦解與爭取僞軍的政策,向他們開展全面的政治攻勢,因而大大地動搖了敵軍的士氣,並爭取了大批僞軍的投誠與反正。而最中心的,是依靠農民的問題。殘酷的抗日戰爭,沒有廣大的農民的支持,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這就再一次地證明了斯大林同志所說的:『民族問題實質上就是農民問題』,『中國農民捲入革命越快愈澈底,則中國反帝國主義的統一戰綫亦將越强大越有力量』。這也證明了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只要一提到武裝鬥爭,實質上就是農民鬥爭』。
   在軍事上,全國各個解放區堅持以主力部隊、地方游擊隊和人民武裝(民兵和人民自衛隊)的相互配合,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實現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方針。這正如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所說的:『動員全國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這就是人民軍隊在解放區戰場所實行的戰略戰術的出發點,由此創造了抗日的人民戰爭的全套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由於獲得地方游擊隊和人民武裝的配合,得以靈活地進行內綫和外綫作戰,力爭戰役和戰術指揮的主動權,不斷粉碎敵人之『掃蕩』、『蠶食』,殲敵致勝。人民軍隊由於指揮統一,各個根據地得以互相配合,彼此支援,因而能够抓住敵人兵力不足的弱點,粉碎敵人對某一地區的合圍『掃蕩』。人民軍隊,由於重視開闢和鞏固根據地的工作,能够積極地宣傳羣衆、組織羣眾、武裝羣衆,鞏固和擴大根據地,縮小敵佔區。人民軍隊常常派遣武裝工作隊深入敵佔區活動,以粉碎敵人的封鎖政策。人民軍隊,由於重視地方游擊隊和人民武裝的建立和發展的工作,能够積極地幫助其敎育訓練並給以必要的幹部和武器,因而能够獲得地方武裝和人民武裝的密切配合,增強對敵困擾打擊的力量。同時久經戰爭鍛鍊的地方游擊隊和人民武裝,又成爲人民軍隊兵員的來源,保證了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解放區的地雷戰、聯村作戰、破襲敵人交通,圍困敵人碉堡,以及平原地區的地道戰等,都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羣衆運動,使敵寸步難行,在軍事上以至精神上受到嚴重的打擊和威脅。
   但是,除此以外還有另一方面的鬥爭。這就是爲反對國民黨投降、分裂、倒退逆流而進行的堅决鬥爭。這一鬥爭是非常必要的,因爲如果在存在着國內戰爭的情况下,要同強大的敵人日本侵略者作戰,是不可想像、至少是極端不利的。為了擊敗强大的敵人,我們必須聯合一切抗日的力量。但是當時以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這個同盟者,是暫時的、動搖的、不堅固的、不可靠的,因而對於國民黨必須是旣有合作,又有鬥爭。鬥爭的目的,是爲了利於合作,使階級鬥爭服從於民族鬥爭,利於長期的民族革命戰爭。因而鬥爭必須是講求策略的,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必須做到『有理有利有節』。而鬥爭的主要方法,就是放手發動羣眾,組織廣大羣衆,發展壯大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以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綫,並保持對國民黨的批評權,使人民羣衆根據自己親身的政治經驗,去認識國民黨當局的不可靠性、反動性、反革命性。這也就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綫中保持黨的領導權,保持無產階級的獨立性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從抗日戰爭發動之後,就一直堅持着同國民黨的投降、分裂、倒退逆流作鬥爭,並在一九三九年七月七日,適時地明確地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口號,以之動員人民,有力地打退了國民黨在此後一個時期所發動的三次反動的反人民的『反共高潮』,克服了抗日戰爭中的內戰投降危機。而蔣介石、國民黨由於它自己的倒行逆施,更日益暴露了它的反動面目,在政治上大爲孤立了。
   解放區戰場的勝利,終於有力地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妥協投降陰謀,爭取了全國抗日的勝利。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聶榮臻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