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俘虜談美軍士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30726
颗粒名称: 美國俘虜談美軍士氣
分类号: E297.5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美國俘虜談美軍士氣。
关键词: 美國俘虜 美軍士氣

内容

美國侵略軍從它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一個不可克服的致命弱點——士氣低沉。經過一年的戰爭,它的士氣更加衰頹了。在去年冬天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同美國侵略軍作戰的時候,美軍士兵們還比較普遍地在戰鬥中進行盲目的頑抗,因此當時的美國俘虜中有很多是負了傷的。可是,從今年一月二十五日以來,美國俘虜中傷俘的比例就很小了。在一批二百四十五人的美俘中,重傷的只有三人,輕傷的只十多人,其餘的完全沒有負傷。他們大半是在被志願軍包圍或截斷後路以後就投降了。
   美國兵把他們侵略朝鮮的戰爭叫做「該死的戰爭」。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認為美國侵略軍會以勝利來結束這個「該死的戰爭」。騎兵第一師第五團Ⅰ連的上等兵費利普斯說:「我們希望行軍方向向南。向南走時大家一路上嘻嘻哈哈,一向北走就提不起精神來了。」
   美國侵略軍從今年一月二十五日發起反撲以後,不斷遭到重大殺傷,因此士兵中自傷的情形就多起來。美軍第二十四師是第一個投入侵朝戰爭的部隊,時間打得最久,自傷情形也最普遍。該師獨立第五團I連的醫務人員湯普生說,該連在二月間有十二個人用步槍或手槍打傷自己的肩或腿。該團E連伍長雷米斯說:E連自一月以來,有十五個人自傷。其他連也有很多這種情形。
   在美軍的其他各師裏,自傷情形也不斷發生。第二師的傷亡也是慘重的。據該師三十八團一營三連排長馬克說:該連在約八個月的作戰中,不斷補充新兵,前後損失了三百五十多人。現在全連只有兩個是去年八月開始作戰時的老兵。因此,第二師的自傷情形也很多。該師三十八團一營A連曾接連發生五起自傷事件。第三師的情形也差不多。該師搜索連副連長李奇供認他這個連在二月份就有六個自傷。
   自傷的傷口容易被醫生檢查出來,自傷者有時就達不到回家的目的,因此士兵們就想出了各種花樣的自傷辦法。有的用手槍互射。第二師三十八團A連下士畢福和下士罕朗約好互射,畢福把罕朗的臀部打傷了,但罕朗暈了過去,就沒有能力再打畢福;後來畢福當了俘虜。有的在擦槍時故意走火打傷自己。第二師三十八團A連的伍長亞姆斯就在擦卡賓槍時故意打傷了自己。有的人怕自傷受處罰,就在戰鬥時躺在自己的睡坑中,抬起雙脚搖,以便達到受傷目的。還有的人在行軍中故意墜落到不致於摔死的崖下,以便受傷後脫離戰場。在下級軍官中也發生自傷情形。一個名叫哈德的連長就曾用手槍打傷了自己的膝蓋。雖然自傷者可以脫離戰場,但是不一定送回美國。輕傷的送釜山,較重的送東京,只有傷骨的才送回美國。有些士兵爲了達到回家的目的,就不惜把自己打成殘廢。二十四師獨立第五團的無綫電員沙貝打碎了自己的左脚骨,成了殘廢。美軍的高級軍官爲了制止士兵們這種日益普遍的自傷行爲,採取了越來越嚴厲的處罰辦法,原來祗是罰兩百美金,後來改爲判處六個月徒刑,不久又提高爲一年苦役到終身監禁甚至死刑,可是美國士兵們的自傷現象並沒有被制止。
   除了自傷外,美國兵還有另外兩種逃避死亡的辦法:一種是逃亡。他們逃到海邊找小木船,在海中漂流,遇見了他們的海軍巡邏船就有希望被帶到日本去受害了。第六十九運輸營五三四汽車連有好幾個人跑到釜山,有的逃出了朝鮮,有的又被抓了回來。二十四師十九團在三月間向北進犯時,有三個士兵逃亡。他們被抓回來後,各被判刑十年。可是不少美國兵寧願坐牢,也不願意在前綫送命。二十四師十九團的下等兵瓦爾却克在被俘後供稱:他的同伴都認爲只要不打死,什麽處罰都不怕。
   很多美國兵已經知道了另有一種最保險的辦法,就是投降。這又不會被打死,又沒有受軍法審判的危險。中、朝人民部隊散發的「投降安全證」,成了美國兵的「救命符」。瓦爾却克除了自己揣了幾張外,還寄了幾張回家去,他父親回信鼓勵他自傷或投降。很多俘虜在被俘前都學會了說「投降」這句中國話。
   美國侵略者爲了維繫士氣,除了在供應品中儘量增加糖果和各種奢侈的食品外,並且縱容士兵搶劫强姦。很多俘虜承認强姦在美軍中是極普遍的行爲,而且並不被上級認爲是「嚴重事件」。可是美國兵還是不願意打仗,只想回家。美國侵略者又訂出「輪換制」的花樣來提高士氣。這一來有很多美國兵天天計算那一天能輪到自己頭上來,更害怕自己在「輪換」前被打死了。有些美國兵開始認識到所謂「輪換制」只是一種新的騙局。事實上很多人按照「輪換制」的規定該「輪換」了,但是並未被准許回國。第二師排長馬克說,該連照規定應有四十個人「輪換」回國,而到他在四月底被俘時止,只有四個軍官三個士兵被送回美國。
   美國侵略軍的士兵爲什麽不願意打仗?俘虜們有各種不同的答覆。如二十五師K連的哈利斯說:『我們這一連的很多人與日本女人「結」了「婚」,有的準備「結婚」,所以大家不願意在朝鮮送死。』二十四師五團的湯普生說:「我是結了婚的人,有老婆,有孩子,我不願意死。」有很多俘虜說:「我當兵是爲了解决生活問題,不是爲的送死。」答覆雖各不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問題是共同的,就是他們不知道爲什麽要到朝鮮來打仗。第二師九團L連的連長辛曼這樣說:「我的士兵們一碰見我就問我:我們爲什麽到這裏來打仗?爲誰打這個仗?我自己也正是為這問題而苦惱,我沒有辦法也沒有胆量回答他們。」辛曼應付他士兵的辦法是避不見面,必須見面時就極力避免談這個問題。李奇微就任美軍第八軍軍長時,曾發表了一個「吿官兵書」,命令各連連長向士兵傳達。辛曼召集他的士兵很快地把命令宣讀了一遍後,就馬上走開。他說:「我怕士兵們又提出我不能而且不敢答覆的問題,因爲李奇微也並沒有正確答覆我們所要知道的問題。」
   美國侵略者的飛機、大砲、糖果、「輪換制」、「吿官兵書?………都挽回不了它的衰頹的士氣。美國侵略者在朝鮮的敗局是定了的。(新華社朝鮮前綫二十六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鄧蜀生
责任者
林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