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一一五個收購站已開秤收購春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513
颗粒名称: 本省一一五個收購站已開秤收購春繭
并列题名: 省春繭工作委會發佈告蠶農書號召全部出售改良繭防止浪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浙江省春繭工作委員會及省春繭聯購辦事處於春繭產期以前,就完成了收購和烘繭等的準備工作。
关键词: 收購 春繭 工作

内容

(本報訊)迎接今年本省春繭豐收,省春繭工作委員會及省春繭聯購辦事處於春繭產期以前,就完成了收購和烘繭等的準備工作。自五月下旬杭州區土種繭首先登場至今,杭州區(包括十一個縣)及德清、湖州、吳興、嘉興等地區改良繭已於本月初先後登場,改良繭已登場地區的收購處和收購站,迅即展開了緊張的收購工作。至前(三)日止,本省已有一一五個收購處和收購站開秤收購,二、三天內共收起了改良繭五萬六、七千担,其中杭州區因開秤較早,已收起達三萬二千餘担,完成預定計劃的百分之七十弱,嵊縣已接近完成收購任務,將於今明停收。其餘各蠶區改良繭今明可開始登場,尚未開秤的一百餘收購處和收購站,日內可全部開秤收購。
   由於蠶農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和政府大力推行改良繭指導蠶農改進生產,今年本省春繭產率較以往有了顯著提高,平均每張改良繭蠶種可收獲改良繭四十斤,農民相互慶賀。在飼育期中,大部份蠶區發生了桑葉不够供應的現象,爲了保證完成改良繭增產任務,使政府可以繅好廠絲換取外匯,在當地政府領導下,蠶農紛紛主動減產土種繭,使有較充分的桑葉來飼育改良蠶,因此,今年即使在桑葉不足的情况下,並未影響了改良繭的增產,土種繭則有了適當的減產。改良鮮繭的收購價格,烘折二七〇斤,繅折三八〇斤每市担為七十萬元,可購中白米四石以上,根據「好繭賣好價」的原則充分照顧到蠶農的利益,蠶農一致擁護聯購春繭政築,並共同搞好收購工作。在蠶區政府大力協助下,收購工作進行甚爲順利,保衛工作嚴密。同時,也調撥了大批蠶農所需要的日用品下鄉,如食米、布疋、百貨以及肥料等,以保證收繭季節蠶區工業品價格的平穩,使蠶農利益不受損失。
   在改良繭開秤收購以前,省春繭工作委員會發佈了「吿蠶農書」,號召蠶農擁護聯購春繭政策,把全部改良繭賣給聯購處,不要把改良繭繅土絲,使政府可以繅好廠絲換取外匯,向國外買進機器來建設新中國;養土種繭的蠶農盡量自繅土絲,不要把土繭摻入改良種內混賣;提高警惕嚴加防範特務破壞,及不要浪費春繭賣下來的錢,儘量多儲蓄。浙江省供銷合作總社亦於五月廿九日發出指示,具體指示產蠶區一一五個合作社烘繭處,做好收繭與烘繭工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