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縣鮮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8131
颗粒名称: 杭縣鮮梅
并列题名: 浙江的土特産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1年6月1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浙江的土特産杭縣鮮梅的介绍。
关键词: 浙江 土特产 鮮梅

内容

浙省產梅以杭縣最著,此外在餘杭、於潛奉化、象山等地也有少量出產。梅樹當冬末春初開花,於農曆二、三月結實,至四、五月成熟。一般梅商均當梅將成熟而皮色靑綠未變黃前,分頭下鄉收購醃製鹹梅。
   杭縣產梅以太山、超山、肇和、雲會等鄉最多,估計年產鮮梅近萬担,可醃製鹹梅四千多担。照目前市價每担以人民幣二十五萬元計算,共値十億元,對當地農民經濟上的幫助很大。
   杭梅不亞於江蘇洞庭山及廣東潮州所產。目前市上稱為「廣梅」者,亦係杭梅製品。各茶食店中所售水浸青梅,都係以靑色鮮梅去核後用糖醃製而成,色味俱佳,每顆售價三百元到五百元。滬杭等地梅商在產季多往產地收購鮮梅,經加工用鹽醃製爲鹹梅,以鮮梅二百二十斤,可醃製鹹梅一担(一〇〇斤)。以目前每担鮮梅六萬元計算,加鹽和人工費等則每担鹹梅成本需人民幣廿二萬元左右。鹹梅能保持一、二年不腐,經漂洗鹹味酸質後加糖和香料,即可改製爲市上常銷的甘草梅可樂梅、華梅、玉梅廣梅等。味甘帶酸,開胃淸脾,能助消化,銷路甚廣。鹹梅在醫藥化工上也有很大用途。
   解放前梅產均為該地地主惡霸勾結上海投機梅商壟斷經營,購價與售價相差懸殊,產農遭受嚴重剝削。過去杭縣的四大梅商,便是這樣發財起家的。現在地主籠絡親朋在產地壓價收購的現象已不再重見,經營者均照顧生產、組輸、銷售三方面的合理利潤,進行購銷。最近上海水果地貨業已組成靑梅加工聯購組來杭,在杭縣塘棲、太山、前村等地大量收購靑色鮮梅,預計可收購二千五百担,就地加工醃製鹹梅或梅乾再行運銷上海或出口。因此鮮梅銷路已不成問題,當此靑黃不接時期,對農民生計上的幫助是很大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翁米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杭縣
相关地名
奉化
相关地名
象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