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7962
颗粒名称: 深入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工作
并列题名: 抗美援朝專刊時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5月31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深入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工作的文章。
关键词: 抗美援朝 宣傳 教育

内容

許多地方的抽查結果證明,要使全國每處每人都受到抗美援朝的愛國敎育,還須要我們繼續努力。目前在大、中城市,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宣傳工作空白點。例如上海市的私營中紡二廠,除全廠男工及織布部門的工人多數懂得抗美援朝意義外,其餘還存在許多空白點,在乙班筒搖間,連車間委員也不知道爲什麽要抗美援朝。錦州市的長安街,雖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居民對抗美援朝有了初步了解,但其中僅百分之五了解得比較透澈。廣州市永漢區的居民知道「爲什麽要抗美援朝」道理的,僅佔被測驗者的百分之四十。在小城市、集鎭,特別是農村,宣傳工作的空白點還要多一些。例如江西、廣東、蘇南等地區的農村,一般僅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口受到了初步的愛國敎育,較好地區有百分七、八十的人口受到了抗美援朝敎育,較差地區只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人受到敎育。湖南大部分農村,愛國的宣傳教育工作目前才開始展開。即以運動開展得比較好的山西臨汾縣來說,也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農村羣衆不了解抗美援朝運動的意義。這種情况說明,爲着達到使全國每處每人都受到愛國敎育的目標,必須使抗美援朝運動轉到經常化的基礎上,繼續消滅宣傳工作的空白點和薄弱區,特別是要在農村中繼續普及抗美援朝的宣傳敎育工作,使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大體做到發展平衡,並進一步深入發展。
   最近山西、江西等地已訂出計劃,要在深入中繼續普及抗美援朝運動,特別是要集中一部分宣傳力量,在五、六月份內全力突擊農村中的空白點和薄弱區。這些計劃已决定採取下列的工作步驟和方式:(一)結合農村各項中心工作如土地改革、減租反惡霸、鎭壓反革命、愛國豐產競賽等,進行抗美援朝敎育,以不斷提高農民的政治覺悟和愛國熱情,推動各項工作前進,並爲今後深入抗美援朝愛國主義敎育打下基礎。(二)由於目前正值農忙,宣傳方式必須機動靈活。一般不宜召開大會,而應多利用晚間空隙,召開農民、靑年、婦女、靑年團員、民兵等小型座談會,組織小型控訴會;從農民本身受到惡霸地主、反革命分子、蔣匪、日寇的痛苦,引向仇視美帝國主義。爲了保持抗美援朝運動的經常性,突擊宣傳時還須注意建立和鞏固農村的各種有關抗美援朝運動的組織,如農村抗美援朝委員會、宣傳站、讀報組、民校、識字班等。(三)在農村普及抗美援朝運動的基礎上,普遍發動農民經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訂立愛國公約,以便通過這愛國公約,把農村羣衆的生產、生活和政治鬥爭任務緊緊結合起來,更好地開展羣眾性的土地改革、鎭壓反革命和愛國豐產競賽運動。這些辦法是值得其他地區參考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