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浙土產交流前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6846
颗粒名称: 冀浙土產交流前瞻
并列题名: ——訪河北省土特產訪問團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1年5月19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河北省土特產訪問團的文章。
关键词: 土特产 展览会 访问团

内容

河北省的土特產是相當豐富的,尤以紅棗、黑棗、栗子、梨子、白瓜子等土產在江浙有不少銷路,所以河北與浙江土特產交流在抗戰前一向就很密切;河北銷售浙江的土特產主要有山鮮貨及菜子油、花生油、豆油油料等;浙江運銷河北的土特產以絲綢、茶葉爲大宗,其次如白朮、杭菊、元胡等藥材也不在少數。抗戰後由於南北交通不便,加以河北省城鄉關係一時隔絕,大批土特產運銷上一時停頓,僅少數私商往來。
   爲了打開河北與浙江兩省間今後土特產的大交流,同時河北省人民政府財委會為了達到統一計劃經營土特產,公私適當分工,防止經營上的盲目性,減少空銷損失,特動員了公私企業和工商界代表二十三人組織了河北省土特產訪問團,參加了浙江省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爲兩省今後土特產交流打下了基礎。訪問團於四月二十三日來杭,五月二日離杭,在杭州近十天的時間中,經過了參觀、訪問、座談及有計劃的進行交流業務,初步了解了兩省土特產的產銷情况,並恢復建立了今後兩省間的貿易關係。
   通過這次河北土特產訪問團的來杭,對兩省土特產交流有着很大的收獲。公營企業方面:河北土產公司、合作供產總社與浙江土產公司、合作供銷總社訂立了兩個預約交換合同,包括物資一千二百噸,河北省運來的土特產計有紅棗、黑棗、柿餅、核桃、黃花菜、白瓜子、黑瓜子、菜子油、花生油、豆油、龍口粉等,浙江運去的有白礬、桔子、草蓆、竹筷、毛竹料、茶葉、蔴袋,以及元胡珠貝、桔皮、白朮等藥材,同時浙江土產公司並向河北土產公司先購紅棗、黑棗白瓜子等一部份,河北土產公司亦向浙江土產公司先購白朮、桂皮、蜈蚣、谷精草、桔皮、元胡等七種土產。為了今後互相建立行情及代購代銷關係,浙江企業公司與河北信託公司、百貨公司,保定市、石家莊市工商聯都簽訂了業務交換合同;河北百貨公司並現購了一批綢面被、海菜、海蜇去試銷。在私商方面:河北茶業公會與杭州茶商亦商談了今後交流計劃,其他私商現購了算盤、傘、剪刀、竹筷、草蓆、綢被面等一批到河北去試銷,並且了解了此地產品規格、質量、建立了業務關係,使今後兩地土特產可進一步相互交流。這次兩省土特產交流對繁榮農村經濟上是有巨大作用的。此次交流土產總計達一千五百噸左右,銷售產品達九百多種,現款交易數量在一億元以上。
   從這次訪問、交流中,對兩地土特產交流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產銷價格方面:杭地綢被面每條四萬多元,河北現售五萬多元;竹筍杭地每斤八百元,河北需四千元一斤;黑瓜子杭地現需八千元一斤,而河北僅售二千元一斤;這說明從產銷價格上比較,今後的銷路是不成問題的。在規格方面:杭州綢被面太短,每條長五尺,而河北一般被面需六尺長。此外從這次訪問中也發現了一些過去不合理的轉購轉銷現象,如浙江省土產公司向天津訂購的一批栗子和梨,其實天津並不出產,仍需向河北各縣收購,這樣一轉手,不但運輸上多一轉折,而且價格上也多一層剝削,如果向河北土產公司直接訂購,就不會發生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了。
   河北土特產訪問團此行收穫是大的,不但使兩省土特產交流打開了新的一頁,而且使今後兩省土特產交流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達到繁榮經濟的目的。
   (陸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加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