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鹹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6803
颗粒名称: 嘉興鹹菜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51年5月18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浙江省土特产嘉興鹹菜的文章。
关键词: 咸菜 土特产 浙江省

内容

鹹菜有雪裏蕻與大頭菜兩種,出產地區分佈嘉興全縣,惟以塘匯區最多,市郊南門外一帶農村亦有出產。塘匯區各農戶在春冬兩季,每家少則製二、三十罎(每罎平均二十五斤)多則製百餘罎,據估計去年共出產二十萬罎以上,以現在價格計算(除了罎子價)總值為約二十億元。
   鹹菜的產銷是有季節性的,「寒貨」的製造時期是在農曆十月至十二月,「春貨」的製造時期是在二、三月間。銷售以三、四月份爲淡季,下半年爲旺季。運銷地點以蘇南、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為主,並遠銷至蕪湖漢口。銷售方式分零賣、客幫、滾莊三種。零售是農民直接出售方式之一,地區以嘉興市區及鄰近城鎭爲限。客幫是通過掮客,售給採購地的商持生產;同時因少數農民在製造時偸工減料,每担鮮菜應用食鹽由二斤半減爲二斤,以致鹹菜不能「過暑不酸」,影響外銷信譽,尤以遠地運銷商顧慮父貨後責任。由於以上原因,外銷日漸萎縮,產品擠集本地,競售之結果,乃使價格日低,生產者利潤均不及戰前,在淡銷季節中售價且有不及成本者,以致影響再生產。人。滾莊是農民收集產品,自行躉售給外埠菜行。
   鹹菜在抗戰前最高產量爲三十餘萬罎,戰後產量逐漸減少,其原因主要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政府與封建地主長期的統治剝削,農民無力擴大與維
   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農民比項副業非常重視,積極指導打開銷路。嘉興專區供銷合作總社,自去春開始收購,迄今已先後收購了七千餘罎,同時通過農協會正在積極指導農民改進品質劃一規格,以便進一步擴大產銷。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剑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嘉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