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膏藥旗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960
颗粒名称: 在膏藥旗下
其他题名: 三〇、東亞同文書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28日当代报登载文章“在膏藥旗下”,讲述上海東亞同文書院,表面是商科大學,專爲造就中日通商的人才,派遣一部學生,來學中國語言風俗。
关键词: 東亞同文書院 中日通商 人才

内容

在上海徐家匯虹橋路,本來有一所日本人辦的大學,叫東亞同文書院。因爲根本不招中國學生,學生人數也非常的少,大家所以不大注意。等到五四運動以後,上海人對這學校纔感到有一點蹊蹺。細細一調查,纔知道是日本東亞同文會辦的,專爲了解中國事情的一所大學。東亞同文會,則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元老近衛呂磨公所創立。表面說是爲「尋求東亞的共存共榮,永久安定」,實際上是有以文治力量來統一東亞的野心的。
   上海東亞同文書院,表面是商科大學,專爲造就中日通商的人才,派遣一部學生,來學中國語言風俗。實際上則專爲調查中國資源商業,養成能統制中國的官吏,即日本人所謂「支那通」。因此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的學生,什九是日本帝國大學文法學部畢了業的高材生。其調查的報告,公開的,筆者曾看見過一篇「揚子江的運輸事業」,一本「長江流域的物產」,一本叫馬場做的「中國資源」,都非常的詳盡,中國自己從沒有過這樣的書。其祕密不發表的材料,則應該何等豐富而詳盡。不過所培養出來的人材,在淪陷前後,祇有一個叫山室孝良的做過一任平津特務機關長,其他並沒什麽特殊人材出現。其原因有二:第一、近衛一派的日本文治派,始終不得意。第二、在來中國的日本人中,當權的是東京帝國大學派,對同文書院派頗為排斥。但這却是中國人民之福;否則服緩性毒藥,一時雖不至死,其結果是永世不會翻身的。至於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在被中國人發現了陰謀以後;日本政府爲冲淡了這衝動的情緒起見,與中國成立一種協定。以同文書院爲「中日親睦邦交」,交換留學生的機關。先在上海同文書院中成立中華學生部,以容納中國學生,又在天津和漢口設立了兩處同文書院,招收中等程度的中國學生學日文,以為留日預備學校;和淸華之爲留美預備學校一樣。從此上海東亞同文書院的神祕性纔減少了。總算起帳來,日本人辦同文書院這一計劃,可以算是失敗。不但自己的人沒用上;訓練出來的一般留日的學生,親日的少,反日的却更多。譬如今日河北省政府秘書長艾大炎同志,就是天津同文書院第一班考第一的學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大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