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貿易兩大臣辭職英工黨政府分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903
颗粒名称: 勞工、貿易兩大臣辭職英工黨政府分裂
其他题名: 這是工人羣眾與工黨黨員羣眾,反對追隨美帝備戰所造成的結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23日比萬和威爾遜先後在下院發表的申述辭職原因的演說,暴露了工黨政府的日益嚴重的危機和狼狽處境。
关键词: 工黨政府 危機 狼狽處境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七日電)倫敦消息:英國勞工大臣比萬以不滿工黨政府龐大的擴軍新預算為理由,於二十二日提出辭職。接着,貿易大臣威爾遜、供應部次官佛里曼也於廿三、四兩日相繼辭職。工黨政府這一公開的分裂,是廣大的英國工人羣眾與工黨黨員羣衆對於工黨政府追隨美國進行擴軍備戰政策的日益强烈的反對所造成的結果。
   電通社指出,在反蘇反人民方面毫不落後於艾德禮和邱吉爾的比萬,「知道政府的政策正在導向災難,所以他及時跳出這隻正在沉沒的船。」這個慣於以虛僞的「左翼」面貌來欺騙英國工人的政客及其伙伴的辭職,充分暴露了工黨政府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和英國在與美國的戰爭合夥中所遭遇的悲慘命運。
   比萬和威爾遜於二十三四兩日先後在下院發表的申述辭職原因的演說,暴露了工黨政府的日益嚴重的危機和狼狽處境。比萬在他籠絡人心的講辭中承認:「四十七億英鎊的擴張軍備運動已經失敗了」,「英國想要實行它的大規模擴張軍備計劃而又不損害它自己的經濟,是不可能的。」比萬繼稱:英國當前的經濟危局是由於「我們允許美國外交政策的車輪把我們自己拖得太遠」。他說,不斷擴大中的美國軍事生產,正在大量吸收世界原料,這將使「西方世界的民用經濟受到損害」,英國「已有許多重要工業部門縮短了開工時間,除非設法防止,今年六七月間,英國許多重要工業中心的工人將會失業。」威爾遜也公開表示,重整軍備計劃是無法實現的,因爲英國所能够支配的原料數量太少。他抱怨英國未能從美國方面得到它有權得到的原料供應。
   比萬和威爾遜等人的辭職無疑使基礎脆弱的工黨政府更趨動搖。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比萬
相关人物
威爾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