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綏浙物資直接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660
颗粒名称: 擴大綏浙物資直接交流
并列题名: ——記綏遠土産訪問團的收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26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擴大綏浙物資直接交流」,讲述了記綏遠土産訪問團的收穫。
关键词: 綏遠 物產 直接交流

内容

綏遠的物產是豐富的,但過去長期的反動統治和地區經濟的割裂,使得綏遠豐富的土特產,只能閉塞在邊遠的角落裏,人民生活窮困,流行着一句俗話:「穿得爛,走得慢,頓頓吃的扁食蛋。」尤其在解放前夕,綏遠的省際貿易關係幾乎全部停頓起來,數百萬斤的糜米沒有去路,年產五百多萬斤的白蔴,每斤價格低到不値三斤小米,到今年二月還剩餘三十餘萬斤,沒有推銷出去;其他如年產五百萬斤的甘草,年產一萬五千噸的天然碱,年產一萬餘噸的雲母,年產十五萬噸的石墨,年產兩萬噸的石棉,年產一百五十萬噸的織機草(造紙原料),年產一百四十多萬斤的包頭瓜子,年產二、三十萬斤的茴香等等,銷路也大都停滯。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加强城鄉物資交流,曾把當地的土產爭取輸出,再從天津一帶運去很多工業品,但根據解放雨年來的情况調查,迄今仍有大量的藥材、礦產及皮毛和蠶豆、菜籽、葫蔴等沒有找到銷路。所以綏遠省公私企業,組織了土產交流訪問團,於最近來華東等地訪問,主要目的是瞭解自己的滯銷土產能不能在華東打開市場,此次來杭,他們更希望能通過展覽交流大會,恢復並發展綏遠與浙江的貿易關係。
   綏遠與浙江相距五千華里,是够遼遠的了;但在一九三七年以前,兩地貿易關係曾相當密切,綏遠的甘草、柴胡、冬花、黃芪等藥材多盛銷浙江,本省的絲綢、浙貝、白朮、百合亦行銷綏遠各地,克利緞、天香絹、格子紡等綢緞並由綏遠轉口遠銷到內蒙、寧夏;可是,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貿易關係即為砲火所打斷,解放以後也依舊呈停滯狀態。這次,經過該團來杭一星期的參觀、訪問、座談,通過展覽交流大會,已使兩地土特產交流關係有了進一步的恢復與發展,浙江土產公司與綏遠土產公司已訂立了一批成交合同,計試銷甘草一千二百五十斤,最近該省正啓運一車皮包頭黑瓜子(約卅噸)來杭,其他土產如西羌活、柴胡、發菜、白粉土等,亦簽訂了試銷協議。杭州國藥業並向包頭國藥聯購處購買梁外中草(即甘草)六百斤試銷,如試銷成績良好,該業今後將大量購買包頭甘草,建立經常貿易關係。綏遠省土產公司也向浙江土產公司購買了紅糖卅噸、蜂蜜一千斤、百合一百廿五斤、貝母一百廿五斤、大王一百斤、峯王一百斤;歸綏及包頭工商聯與杭市國藥業成交白朮、浙貝、百合等各六百七十五斤,歸綏與杭國藥業又成交山楡肉、小紅枝二百十斤,包頭也成交了山楡肉一百十斤;歸綏及包頭工商聯與浙江省土產公司各成交大號印花竺筷五千把,該省訪問團此次在杭復徵集了大批綢緞樣品,準備有計劃的推銷浙汀絲綢,最近且與浙江企業公司訂立絲綢購銷協議書,約定各種綢緞一百疋,以後通過押匯方式委託購買。
   過去,綏遠與浙江的貿易關係一向是經由天津轉口的,因此在價格上遠較直接赴產地購買為貴,這次綏遠與浙江發生直接貿易關係,正如訪問團代表反映:「此次在浙江購買浙貝,較在天津購買的至少便宜百分之十,增强了我們今後直接建立交流關係的信心。」同時,事實也證明:如果把綏遠的若干滯銷土產運銷浙江,不僅完全可能,而且是雙方有利的,舉例來說:綏遠一向滯銷的綫蔴,却是浙江民豐、華豐兩造紙廠迫切需要的原料,每月約需一百六十萬斤。在天津的進價每斤是四千五百元,而綏遠祗三千元左右。復如菜籽,綏遠年產八千多萬斤,當去年本省缺少菜籽時,該省則有不少數量的菜籽沒有銷路,價格很便宜,每斤祗八百元(當時本省菜籽售價每斤為一千八百元)。這些都說明了如果把綏遠若干滯銷土產運來浙江,其結果不但可以進一步改善綏遠人民的經濟生活,而且也可以減低本省部份工業的生產成本,使此地生產不足的土產不虞匱之。
   綏遠訪問團此次之所以能獲得豐富收穫,主要在於他們能深入訪問,瞭解情况,解决具體問題。例如該□與本省所訂立的土產購銷協議書中就都有這麽一條規定:「雙方除執行協議外,並願經常介紹兩地產銷情况,交換有關開展業務之意見,以促進物資交流」,這說明了該團對情况交換的重視。訪問團在杭期間,曾與此間有關土產行業進行座談,綏遠和浙江的工商界,對於兩地土產交流,彼此提出了很多寳貴的意見,綏遠工商界感覺到浙江所產被面尺寸過短,闊度不够,爲了適合西北需要,建議此間綢廠在這方面加以改進。本省工商界對綏遠的土產希望能改進品質、劃一規格。如藥材中的知母品質就比山西、察哈爾的貨色差,菜籽等雜量摻雜亦過多。特別應該指出:通過訪問,瞭解了平時所不能瞭解的情况,從而建立新的交流關係,正如訪問團劉志遠團長所說:從現在開始,綏浙物資已開始恢復到直接聯系,交流的鞏固與擴大,即將展開在我們的面前。
   (本報記者倪之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倪之琨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綏遠土産訪問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綏遠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