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土特產三十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4001
颗粒名称: 浙江的土特產三十四
其他题名: 煤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9日当代报登载了浙江的土特產——煤炭。
关键词: 当代报 浙江 土特產

内容

煤灰在肥料學上稱爲燻石灰,原料爲天然的石灰岩或包含炭酸鈣的物質,其中用柴燒出來的稱爲石灰,用煤燒出來的即爲煤灰,以肥料的性質來說,它是間接肥料或稱刺激肥料,它的作用能改良土性,減少黏性,增進土壤疎鬆程度,利於耕種,使水分空氣容易流通,不但使作物根部易於生長,且可減少表土侵蝕,砂土礫土施用以後,可使空隙部份爲之充塞,散沙沙粒團結,保持水分增强,並能與土中矽鉛等質化合,成一種FEalIte化合物,土質旣可改良,土中鉀質及其他養分,亦可賴以保持,而免流失。一般多施用於水稻田,以代石膏,金華、衢州兩區農民,施用煤灰,已有多年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
   用量視地方情况而定,應以土質,作物種類而有差別,如金、衢兩區農民,施用於水稻田者,每畝用二三十斤至二百斤不等,一般約用五十斤到一百斤左右。
   產地以常山、淳安爲主,遂安、衢縣、建德次之,壽昌、開化、龍游亦有出產。戰前常山、淳安兩縣曾年產六千四百萬斤,(常山產四千萬斤,淳安二千四百萬斤)衢縣遂安建德壽昌蘭谿龍游開化等地約二千三百萬斤。由於連年戰爭影響,反動政府殘酷摧殘,農村經濟崩潰,煤炭生產量和農民施肥量同樣逐年下降,解放後經人民政府動員生產、號召積肥、貸款籌肥、情况已趨好轉,但去年煤灰產量仍僅三千七百九十萬斤。
   根據去年金衢兩區施用情况和土改後大生產運動,煤灰的產量與需要量相差很遠,去年金衢兩區人民政府曾再三動員,要求增產。土產公司爲配合這個任務,亦積極籌劃,使浙省肥料有足够供應,與常山等煤灰生產合作社訂立合約,提高了煤灰生產經營者的信心,預計今年產量可達七千萬斤。(戴明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明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