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國讀本」談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438
颗粒名称: 從「外國讀本」談起
分类号: G210
摘要: 自全國解放後,政府大力提倡科學,科學工作者自應抖擻精神響應號召,在自己原有的理論基礎上,加緊科學的研究和著作。而對於西洋科學,則以取長捨短的態度適當地加以批判接納。這樣才不辜負政府與人民的期望,才不埋沒科學工作者輝煌的才能。
关键词: 科學 研究 著作

内容

三月中旬,蘇聯醫學專家朱可夫在浙江醫學院的講演中說:「此來杭參觀中,一切都很滿意;不過有一點,那就是你們所採用的全是外國讀本」。由於他這一句話的提醒,使我們感到在今日的知識階層中,崇拜西洋人的思想確實還太濃厚。尤其在大學裏,部份敎授們依舊把美國式的一套搬上講堂;也有的除標題章節用外國文書寫,有的在內容中寫上幾句英文。圖書館裏外文書佔大多數,那是更不必說了。因此,使得部份英文程度較差的同學,研究科學猶如研習外文一樣,無形中減低了不少學習效能。
   我們並不是說要完全杜絕外國文字。固然,在西洋科學較我們先進一步的國家中,是有値得我們採取的知識;但是,那完全崇拜外國人的一套而抹煞自己科學的看法,恰正像有人以爲「中國的月亮比不上外國的圓」一樣的無稽。
   其實在一般科學上來說,我們的地位並不低,我們爲什麽還需要崇拜西洋呢?固然,由於過去反動統治之輕視自己科學而促使人們如此,但事實上最大的責任還在科學工作者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關於課本,誠如朱可夫同志說的:「我絕對相信,你們的敎授們都有充份的能力自己編著。」事實確是如此,如蔡翹敎授所著的「人類生理學」,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所編的「組織學大全」、「生理學大全」等等,在質量上都很充實。從而我們可以相信的,在全國各大學的敎授中,自己能够編著課本的實在多着。問題就在他們是否願意發揮良知良能。
   自全國解放後,政府大力提倡科學,科學工作者自應抖擻精神響應號召,在自己原有的理論基礎上,加緊科學的研究和著作。而對於西洋科學,則以取長捨短的態度適當地加以批判接納。這樣才不辜負政府與人民的期望,才不埋沒科學工作者輝煌的才能。(童裳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童裳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