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3087
颗粒名称: 水產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4月1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浙江省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水產舘的介紹。
关键词: 土特產 展览会 水產舘

内容

水產是浙江主要的特產,全省漁場面積達三〇四八〇方浬。在水產舘內分海洋漁撈部、淡水養殖部、漁產加工部、水產電影部四部:海洋漁撈,戰前本省有漁船約三萬艘,漁產量年達三百萬担,但幾十年來,由於日寇蔣匪的摧殘,到一九四八年已銳減至不足二百萬担,解放後蔣匪盤據舟山,沿海漁民無法出海,幾使沿海漁業陷於絕境。舟山解放,沿海漁民在政府扶持與幫助下,紛紛補船下海,去年已恢復漁船達一萬二千餘艘,年產五萬九千餘噸。淡水養魚,也由於政府發放餌料貸款,太大增長,去年年產一萬一千餘噸,解决了數萬漁民的生活問題。
   從漁撈部陳列着的各種魚具、漁船模型和上海水產公司作業情况的照片、圖表中,把新式漁業與舊式漁業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指出今後我們漁業發展的方向來。本省內陸,還有可供淡水養殖面積一百四十六萬畝,今後尚需大力推廣養殖。
   在漁產加工部,展覽着幾百種浙江出產的魚類和製品。其中大小黃魚、帶魚、烏賊,更是本省的四大魚產,產量旣豐,品味尤美,遠銷及於香港南洋各地。貝壳製成了各式美麗的鈕扣,魚皮可製珍貴的皮革。魚臟、魚骨可供肥料,魚翅、魚唇、魚腦、魚肝油、更是高貴的食品與補品,圖表說明了魚肉的蛋白質含量,它的營養價値,勝過等量豬肉。但在目前本省漁業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像漁船漁具的落後不足,海上匪盜,還未全部肅淸,魚行封建把持,盤剝漁民,冷藏事業的不發達,運銷收購也不够廣泛全面,致使產銷價格,相差懸殊,直接影響漁民的生產情緒。這些雖經政府大力克服扶持,一面剿匪,一面貸款,並幫助漁民組織合作社,今年並决定成立運銷公司,但還待今後羣策羣力,共謀解决,才能使本省水產事業更提高一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介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上海水產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