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的新幼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2701
颗粒名称: 越劇的新幼苗
并列题名: ——介紹民藝劇社越劇團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1年4月7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民藝劇社越劇團的介紹。
关键词: 民藝 越劇團 文化

内容

民藝劇社越劇團自昨日起以新的姿態在杭市越劇界出現了。民藝劇社的組織,早在四、五個月以前就開始了籌備工作,到現在止已有團員六十三人,除最近由上海招考來的二十餘人,曾有些越劇經驗外,大部份都是新招考來的愛好越劇的學生,雖然她們演出的舞台經驗少,文化水平低,然而都肯虛心學習,尤其是工作的熱情,學習的嚴肅和認眞,値得一般劇團學習。
   民藝劇社越劇團是直接受救總杭分會俱樂部領導的,是一個私資公營性質的團體,團員全部為供給制。組織設團務委員會,管理全團工作,並設正副團長和指導員各一人,下面有劇務和總務二部。劇團團員由於人數多,分爲甲、乙兩組,採取輪流演出制。日常生活,不演出時,整天除上午五時起身練音、調嗓子外,其餘時間均爲業務學習和時事討論。排演時並有排演制度,一般團員均能認眞學習,嚴肅排演。
   民藝劇社越劇團不論在團務組織、演出制度、和業務改進上,都是有了新的改革。爲了這次正式獻演,曾化了六、七千萬元向上海購置了全套新的道具和服裝。排演了「龍鳳花燭」「鴛鴦劍」「林冲夜奔」「嫁衣恨」「白娘子」等新劇,準備陸續獻演。
   民藝劇社越劇團是越劇界一支新的幼苗,雖然在舞台經驗上還不够,在演唱技術上還差點,然而有了這樣堅强的組織和陣容,在戲改方針正確指導下,和全體團員不斷的學習中,不久定會有新的成績和表現的。(蕭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