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舞蹈的民族形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2120
颗粒名称: 談舞蹈的民族形式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一九五一年中國民族的舞蹈,原是很豐富的。比如流行的秧歌舞,乃是就陜北一個地方的舞蹈逐漸充實發展起來的。
关键词: 中國 民族 舞蹈

内容

中國民族的舞蹈,原是很豐富的。比如現在所流行的秧歌舞,乃是就陜北一個地方的舞蹈逐漸充實發展起來的。我們是否即只有一種秧歌舞?當然不會是這樣。問題在於我們尚沒有更多的發掘。去年西南、新疆、內蒙和延邊各兄弟民族文工團集京表演,(見影片「中國民族大團結」)就把我們這一信念,更加鞏固了起來。中國幅圓之廣,人口之衆,民族之多,各民族在藝術上—、尤其是舞蹈這門藝術上所獨具的造詣,爲我們創造民族形式的新舞蹈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材料。
   西南各民族表演各舞蹈,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雲南阿西族的「跳樂」(跳月)。舞隊的組織以男女各半,男子操彈奏樂器(大小三弦,且彈且跳,且進且退,與女子對舞。變化不很多,但樸實無華、粗壯、直率,却很值得我們注意。據說這種舞蹈,在雲南阿西民族中,經常是澈夜不息;它可以從太陽西下,跳到明晨太陽出來!它的被人喜
   西南原是峻山叢莽之區,長期的封建主義和國民黨大漢族主義殘酷壓迫的結果,使他們被錮鎖在狹小的山地,不得不和外界的文化隔絕。但他們終於創造並保持了這樣健康壯麗的藝術,繼續鼓舞着自己民族的勞動,鼓舞人們去和民族的迫害者戰鬥!這就倍增了我們對它的喜愛。這正如貴州苗族的蘆笙舞,蘆笛的音響雖然不免簡單低沉,但是這個在中華民族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經歷過漫長的歲月,含辛茹苦的和生活搏鬥過來!因此,我們對着這低沉的音響和沉重的步伐,不免對苗胞們這種生活的毅力,生出崇高的敬意。其它如西康藏族和彝族的舞蹈,也給了我們類此的感覺。因此我以爲這次西南各族所表演的舞蹈,雖然加工較少,比較接近原始形態;但惟其加工較少,比較原始,便更濃郁的保持了民族和鄉土的色彩,使我們清楚的看出了中國民族原有的舞蹈藝術形式。在今後創造民族形式的新舞蹈中,它實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
   新疆文工團這次表演的舞蹈節目很豐富,其中如維吾爾族的「農家舞」(集體歌舞),康巴爾漢同志的「拉格拉巴雅特舞」,米娜娃同志的「巴牙特舞」,和烏滋別克族塔西坡拉特同志的「烏滋別克舞」,均受到人們很大的歡迎。西北許多民族的酷愛舞蹈,這已是衆人皆知的。因之他們在舞蹈藝術的造詣上,也比較近於成熟。「巴牙特舞」在舞姿上的優美,「農民舞」在情緒上的熱烈,和「烏滋別克舞」在舞步上的洗鍊與強烈的節奏感,均深深地吸引觀衆。康巴爾漢同志是維吾爾族中很有修養的舞蹈家,她的舞蹈在維族人民中總是經常被熱烈愛好的。她的學生米娜娃同志的「巴牙特舞」和「莫拉加特舞」,也均在技巧上表現了相當的成熟。尤其是「巴雅特舞」,無疑是一個很成功的創作。勞動的情調和節奏,巧妙地被組織在這個魅人的節目之中。健康、輕捷和圓熟的舞姿,充分表現了這個年的舞蹈家,在藝術上所獨具的才能。
   在新疆各民族舞蹈的風格上,濃烈的表現了中亞細亞的高原氣息,在整齊強烈的節奏中表現了一種倔强和自信。加上它在藝術上的完整和成熟,在今後發展全民族的□舞蹈中,它顯然亦是一支很□要的力量。
   朝鮮民族的舞蹈,向來被人認爲是一種極其優美的、具有東方古典傳統的舞蹈藝術。而近代朝鮮舞蹈的最大成就,是在於它以一種崇敬的心情把勞動加以韻律和美化。如這次吉林省延邊文工團表演的「豐年舞」、「打柴舞」、「洗衣舞」,均是如此。本來,藝術反映生活,總是在各種不同的程度上把生活美化了的;何况當今天生活的本質已經美化的時候,藝術對它施以合理的渲染,這更是絕對必要的了。人們愛生活,也愛藝術,因爲愛藝術,更愈加愛他們的生活——朝鮮舞蹈的積極意義,我想正在這裏。因而我們對它在藝術表現上所給予人的一種愉悅感,是應該給子高度的評價的。
   朝鮮舞蹈藝術的本身,不僅將裨益於全中華民族的舞蹈藝術,而且在它發揚自己民族舞蹈藝術的思想和它的方法、實踐等方面,都是很值得其它各民族的舞蹈藝術家們借鑑的。比如在金惠運同志創作的「打柴舞」和「洗衣舞」中,它已經不僅一般地在美化勞動,而且它描寫了樵夫在打柴時除了聽見清脆的布穀聲外,還描寫他在叢林中發現毒蟲時的驚愕;有喜悅,也有驚恐,而最後是滿載而歸0這就使得舞蹈的內容和情節上豐富多了。在「洗衣舞」中,同樣地,它除了表現了婦女們的勤勞之外,還表現了在勞動中友誼的幫助。這就是說,它在發展民族的藝術中,同時也發展了民族的文化,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因爲在我們看來,眞正的文化,總是要敎人勇敢、刻苦、團結和互助的。
   □內蒙的舞蹈,它不僅在風格上充滿了草原的氣息,更加重要的,乃是它從各種角度上表現了內蒙人民的英雄氣概;使人從中感到一種只有眞正和生活搏鬥過的人才懂得的驕傲和愉快。賈作光同志的「牧馬舞」,便是在這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這次內蒙文工團所表演的一個舞劇「幸福的孩子」,則是描寫內蒙的兒童們如何像農人收穫穀物似的愉快地剪除羊毛的情景。新生活的光彩,充滿在這個整個的節目之中。這說明內蒙的舞蹈藝術家已在密切注視日益發展中的內蒙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對於新舞蹈藝術的創造,乃是一件很可注意的事情。
   在所有以上這些節目中,我們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便是以自己民族舞蹈的傳統形式,濃郁地反映了自己民族的生活。這種形式愈是成爲民族的,便愈是使人覺得親切,覺得可愛。
   新疆文工團康巴爾漢同志表演的「軍舞」,內蒙文工團「馬刀舞」,和延邊文工團的「勞動者的勝利」。這幾個節目,無論在服飾上,舞姿上,都是全新的。「軍舞」是描寫一個戰士如何作戰,負傷,而在危急的情况下終於擊退敵人,勝利而歸。「馬刀舞」是描寫內蒙騎兵驍勇善戰的精神。「勞動者的勝利」是描寫朝鮮的工人階級如何在新的生活中努力生產的情景。新的舞姿、新的衣飾、新的人物和新的事件。這是不是和發展民族形式的精神不相一致了呢?自然不是的。文藝上的民族形式問題應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存在於人民生活中經過年深月久,爲大衆所喜愛的傳統藝術形式,這種形式並不是沒有缺點,但是因為它和廣大人民有着血緣關係,而且它能較好的反映廣大人民的生活感情,所以我們提倡發展它;所謂發展,這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改造的意思。而另一方面呢?則是人民生活中正在迅速地生長着一種新的東西,它要求在藝術上體現。比如軍舞,在國民黨反動統治時代,人民對這種舞姿可能完全沒有興趣。但是當今天人民已經獲得解放之後,一種新的愛國主義的熱情與日俱增,這樣它便獲得了一種完全新的內容,而成爲人民所絕對需要的了。這樣,它便和「馬刀舞」、「勞動人民的勝利」一樣,構成爲人民生活中一種代表着前進與向上的東西。同樣是我們需要的,而且應該重視它的成長。
   所以民族形式的發展,是建立在民族生活的基礎上——舊的和新的,今天的和明天的,只要它是眞正表現了人民生活中的積極方面,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民族形式的道路,將是一條很寬廣自由的道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鐘惦棐
责任者
巴爾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