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漁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1562
颗粒名称: 舟山漁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3月27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对浙江的土特產舟山漁產的介绍。
关键词: 土特產 漁產 介绍

内容

一、
   舟山羣島包含大小島嶼二百多個,是遠東三大漁場之一。以沈家門漁港爲中心,我們從事漁業的十萬勞動人民,在東起泗礁、西至大戢山,北自長江口外佘山、南迄韮山的廣大漁區中,替國家創造了價值鉅大的財富。抗戰以前每年產量曾達二百五十萬担,以黄魚、□魚、墨魚、帶魚、海蜇爲最多,行銷滬、甬及贛、閩、粤等省市,並且遠及香港、南洋一帶,是寧波專區的一種主要特產。往年漁汛最旺時,來自定海、鄞縣、台州、溫州和福建的漁船超過一萬艘以上,抗戰以來十三年間,長期遭受日僞、美蔣百般摧殘,衰落不堪。去年五月全島解放,人民政府大力幫助漁民恢復生產,舟山漁場已開始了新生。
   二、
   舟山全年漁汛可分四期:一、春季漁汛,魚產種類係以小黃魚爲主,其他如米魚、扁魚、鰻等。自二月半至三月底,稱為「小黃魚汛「,為漁民全年生計所賴的最重要時機。二、夏季漁汛,所捕的魚大部均爲大黃魚,故又簡稱「大水」,在這時期又有墨漁汛(烏賊)。三、秋季漁汛,魚產爲大黄魚、鰻,在此期內又有海蜇汛。四、冬季漁汛,魚產主要是帶魚。漁船出發捕魚的地段,係以魚類繁殖情况及季節之不同,由南而北,從普陀外羊鞍東南首漸北,遠至江蘇省屬崇明縣附近佘山洋面。
   三、
   舟山漁民,使用着各種不同的生產工具進行捕魚,茲就幾種重要的漁業分述於後:
   一、大對網漁業:漁汛:春汛立春至立夏,冬汛霜降至大寒。漁場在花鳥、嵊山、佘山東北、海礁、浪崗附近、桃花、六橫之東。每對漁船有二艘,一名網船,一名煨船,大對船即由此二艘船組成。也有因作業時間各異,如單捕春汛的叫「春船」,捕春冬兩汛的叫「長船」。每艘載重二百至三百担。捕魚方法,船到漁場後,二船拖一頂網並駛而前,隔二小時起網一次,網形如褲。漁獲物以小黃魚爲主,次之爲帶魚。
   二、大莆網漁業:漁汛自淸明至立秋,漁場在衢山港、大小洋山、普陀外海及嵊山附近。漁船長四九尺,載重二百至三百担不等。漁船到漁場後,視潮流之方向,將網投入海中,利用潮流之力將網口張開,魚類即陷入網內。漁獲物以大黃魚為主。
   三、流網漁業:漁汛自農曆三月底到七月。漁場在南北漁山、長塗及衢山之東、石浦、大小洋山、大戢山東北及馬蹟洋面等。漁船有三種,大的載重四萬斤左右,次之是一萬斤以上的,小的約四五千斤。船普通長四〇尺左右。船抵漁區後,將網連成一片,視潮流方向投入海中,利用魚類只前不退的特性,使其入網目後不能脫離,而捕獲之。漁獲物以鰳魚、大黃魚爲主,次之是□魚、鯊魚、比目魚、蟹、帶魚等。
   四、網捕墨魚漁業:漁汛自小滿至小暑。漁場在靑濱、廟子湖、黃星、黃龍、及嵊山附近。漁船有大小二種,大者類似「小對」漁船,惟稍長,小者即舢舨。漁船抵漁區後,視水深程度,將網徐徐放出,然後司櫓司槳之漁夫各竟全力順潮搖去,而捕獲魚類。魚獲物以墨魚為主。
   除上幾種主要漁業外,尙有拉鈎漁業、張網漁業、小對漁業等,都是規模較小,生產能力較弱。
   四、
   舟山解放後漁民自由生產,政府並發放大量貸款,幇助漁民修船,使所有漁民能全部出洋捕魚。一九五〇年漁汛出魚的大對船包括冬春二季計四百對,單隻的三百三十隻。小漁船四百隻,捉獲魚量計小黃魚十萬担、帶魚三萬六千五百担、鰻一千六百担,小黃魚汛期獲量尙未包括在內。
   現在春季漁汛即將届臨,各處漁民正忙着補網修船,準備出洋,政府亦及時發放漁貸,扶助漁民生產。預計今年漁汛□,舟山魚產將大大增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孫傅生
责任者
祝修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舟山羣島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