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一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1161
颗粒名称: 國際一週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四日,当代报刊登國際一週新聞內容。
关键词: 國際一週 新聞 內容

内容

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預算及保
   衞和平法案
   蘇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蘇維埃於三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會議,通過了蘇聯一九五一年的國家預算案,並根據第二届世界和平大會向各國會議提出的建議通過了保衛和平法案。會議的成就再次顯示蘇聯堅持不渝地奉行着維護和平的政策,並將在今年內進行更大規模的和平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國力,以捍衛世界和平。
   蘇聯今年的預算經最高蘇維埃修正批准後,收入計爲四千五百八十一億一千六百六十四萬四千盧布,支出為四千五百一十五億零二百六十八萬盧布。預算的龐大數字首先表明蘇聯戰後五年計劃完成後,國民經濟發展已獲得顯著成就,基于社會主義經濟積累的收入已大大增加。今年的預算收入較去年增加了約百分之八·七,這主要是由於擴大生產和減低生產成本,使得社會主義經濟爲國家財政開闢了更爲豐富的源泉。預算的支出數字顯示本年蘇聯的經濟和文化將有更大的發展。本年的支出較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九·四,其中用於發展國民經濟的撥款佔全部預算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九·五,用於社會及文化設施的撥款佔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六·八,用於鞏固國防的撥款佔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一·三。這些撥款,保證今年內蘇聯經濟的發展,勞動人民生活與文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蘇聯國防力量的進一步加强。預算收支相抵尚餘七十二億一千三百九十六萬四千盧布,充分表明蘇聯財政的穩定和鞏固。
   蘇聯國家預算的全部款項中將近三分之二撥充經濟文化建設之用。這是蘇聯奉行和平政策的最好說明。它有力地揭穿了帝國主義者對蘇聯的無恥汚衊。不是蘇聯,而是美國、英國以及法國正在瘋狂地增加預算中的軍事撥款,以準備發動世界大戰。這些國家的勞動人民因軍費劇增而捐稅負担日益沉重,生活更趨貧困。他們將從這裏進一步認清戰爭販子們的謊言,加强爭取和平與麵包的鬥爭。自然,蘇聯人民並沒有漠視帝國主義的戰爭威脅。他們在充分發展和平建設同時,還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鞏固國防,有益國計民生的經濟建設的巨大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保證蘇聯人民有充分力量粉碎帝國主義的任何侵略陰謀。各國的進步人民到處爲蘇聯國力的强盛而歡呼,認爲和平事業已因此獲得更有力的保障。
   最高蘇維埃通過的保衛和平法案,表示擁護第二届世界和平大會的宣言,並通過凡犯有宣傳戰爭罪者應交法庭嚴厲審判。在蘇聯,新戰爭宣傳是無立足之地的。蘇聯人民致力於和平的創造性勞動,發展文化、科學與藝術,並在各民族平等友好的精神下受教育。蘇聯不會有也不可能有人煽動戰爭或鼓吹侵略。最高蘇維埃通過保衛和平法案,是蘇聯人民和平願望的又一次證明,也是蘇聯人民保衛和平的又一貢獻。
   朝鮮戰局
   中朝人民部隊在四十九天的英勇作戰中大量殲滅了敵人有生力量之後,為了更多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已於三月十四日主動地暫時撤離漢城。美國侵略軍在這次冒險進犯中,共使用了二十三萬人的兵力、將近一千架飛機、六百多輛坦克和數千門大砲。它妄想依靠優勢的裝備,輕易地迅速侵佔漢城,並重新侵犯三八綫以北地區。但是,冒險進犯的美李匪軍在漢城、橫城一綫遭到了中朝人民部隊堅决的阻擊,從水原到漢城不過三十多公里,敵人却平均每天只前進半公里多一點,足足化了四十九天的時間,損失了三萬多官兵和大量的裝備、彈藥、車輛。最後,還址在中朝人民軍隊「完成了井然有序的撤退計劃」(路透社)主動撤離之後,才提心吊胆地「緩緩前進」,侵入漢城空城。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的豐富經驗和朝鮮解放戰爭的經驗都吿訴我們:戰爭的勝敗,决定於有生力量的消長,而不决定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戰爭要得到勝利,就要靠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中朝人民軍隊並肩作戰以來所以連戰皆勝,就是正確地執行這一戰略方針的結果。例如,中朝人民部隊在去年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底所取得的殲敵三萬四千多人的偉大勝利,以及本年二月間在橫城地區殲敵一萬多人的勝利,都是光輝的例證。在這二次勝利之前,中朝人民軍隊都曾主動地撤離了一些地區,創造了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有利條件。
   現在,朝鮮戰場上還有敵人二十多萬殘餘的作戰部隊。爲了最後解放全朝鮮,就必須再接再厲、一次又一次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主動地撤離一些城市和地區,不但决不會影響中朝人民部隊取得最後勝利的前途,而且正是穩步地取得最後勝利所必須的措施。
   甚至侵略朝鮮的美軍首腦麥克阿瑟自己,對暫時重佔漢城不但不表示樂觀,而且對於他們侵朝戰爭的前途,仍然懷着深深的憂懼。麥克阿瑟在給李承晚的信裏承認:「漢城的前途,還不能認爲是穩固的。」他在給美國合眾社社長白里的電報中,更惶恐地說:「一個拖得很久的戰爭」,將使美國侵略軍「遭受重大的生命犧牲」。因為,連美國侵略者也知道:美國侵略軍有生力量的重大消耗,必然要導致它最後的澈底失敗。
   但儘管如此,美國侵略者現在仍然野心未死,正繼續堅持侵略戰爭。它正作絕望的掙扎,甚至破壞國際公法,使用毒氣。因此,中朝人民必須繼續進行相當長期的堅决的鬥爭。中國人民的志願抗美援朝,已經使美國侵略者遭受了重大失敗。今後,我國人民將繼續普及和深入這個偉大的運動。侵朝美軍最後必將被澈底消滅,這是毫無疑問的。
   日本全國廣泛展開反對重新武裝運動
   「要求立即全面媾和,堅决反對重新武裝」的簽名運動,正在日本全國廣泛地開展中。
   還在戰爭販子杜勒斯赴日活動的前夕,日本共產黨、勞農黨、社會黨再建派等七十個民主黨派與團體,即組織了「全國媾和愛國運動協議會」。該會於一月下旬在公開信中警告杜勒斯說:「日本勞動人民羣衆很明顯地反對單獨媾和與重新武裝」。在這個聯合組織的發起之下,徵集一千萬要求全面媾和的簽名運動已在日本各地熱烈展開中。寫着「要求立即全面媾和,堅决反對重新武裝」的簽名票,正通過和平鬥士的手散發全國。成萬的愛好和平的日本人民正莊嚴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截至三月上旬爲止,僅在東京與京都府兩個地方,即已有八十萬人以上簽了名。 要求全面媾和與反對重新武裝的運動,是在日本廣大階層的擁護或支持之下向前發展的。以日本產業別工會會議爲首的各民主工會,已紛紛表示反對重新武裝,要求全面媾和,社會黨影響下的日本工會總評議會,在三月中旬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時,否决了該會右翼領導機關所提關於單獨媾和的建議,大會通過的决議是:要求締結全面和約,展開爭取和平與反對日本重新軍國主義化的積極鬥爭。社會黨影響下的日本農民協會的主體性派,在三月四日的全國會議中,也通過了反對再武裝的緊急决議,進步的日本婦女組織曾把「三八」節作為「爭取全面和約及制止戰爭鬥爭日」。靑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也在積極地參加反對重新武裝的運動。包括社會黨靑年部在內的許多青年組織,已决定展開這一愛國運動。京都大學的學生正在積極地徵集要求全面媾和的簽名。二月間在東京舉行的日本科學家會議曾通過决議要求立即締結全面和約,並抗議重新武裝日本。日本許多地方的基督敎、天主敎、佛敎的信徒,也參加了全面媾和運動。由日本佛敎界有地位人士組成的日本佛敎徒和平座談會籌備會,曾發表和平聲明書,號召佛敎徒全力制止新的世界戰爭,確保世界永久和平。社會黨領袖鈴木茂三郎也曾一再聲明該黨反對重新武裝、主張全面媾和的立場。甚至前自由黨的參議員候選人佐原忠次郎也簽名要求全面媾和。
   廣泛的日本社會階層都參加了爭取全面媾和,反對重新武裝的運動,這絕不是偶然的事。廣大的日本勞動人民不要戰爭,他們不願充當美國的砲灰,他們也不願為了戰爭而工作,爲戰爭而工作的結果,只是給美國和日本的獨佔資本家帶來巨大的利潤,同時,却給勞動人民帶來了不堪忍受的困苦。日本一部分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已經逐漸認識到:如果跟着在朝鮮遭到慘敗的美國走,如果與和平民主陣營為敵,特別是與强大的蘇聯和中國人民爲敵,那麽必將日本引上毁滅的道路。一向反對單獨媾和的、銷路最多的資產階級報紙「朝日新聞」的社論主筆笠信太郎,就反映了這種情緒。他在今年元旦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娘家(按指美國)已經失了火,就靠你一家搭救他,即使一億人都葬在火中,也來不及了。』
   四國外長助理會議開幕
   在全世界人民反對武裝西德的運動進入空前高潮的情形下,爲蘇、美、英、法四國外長會議準備議程的四國外長助理會議,已經在三月五日起在巴黎開始。
   去年十一月三日,蘇聯政府根據布拉格八國外長會議的精神,曾照會美、英、法三國政府,建議召開四國外長會議,審□履行波茨坦協定關於肅淸德國軍國主義的問題。從這時候起,美、英、法帝國主義就陷入了極端狼狽的境地,它們害怕接受蘇聯的建議。因為在侵朝戰爭計劃接連失敗後,它們已明目張胆地公開宣佈要武裝西德,要把它拉入北大西洋公約侵略集團,而如果接受蘇聯的建議,就將等於推翻自己的戰爭計劃。但是,它們又害怕公開拒絕蘇聯的建議,因為這就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了它們陰謀發動戰爭的意圖。在這種情形下,美、英、法三國曾力圖避免作肯定的答覆,並儘量拖長照會往返的時間。但是隨着蘇聯一次又一次地堅持必須討論德國問題,隨着歐洲人民要求和平談判的呼聲一天比一天高漲,美、英、法三國最後乃不能不同意召開四國外長助理會議。這個事實又一次說明了人民的意志要比戰爭販子的主觀願望强大得多。
   但是巴黎會議半個月來的進程證明:美英帝國主義之同意召開這一會議,絲毫也不是想眞正與蘇聯談判。儘管蘇聯代表在第一次會上就提出了履行波茨坦協定、肅淸德國軍國主義、締結對德和約並隨後撤出佔領軍、裁減四國軍隊,這樣一些合情合理而又對世界和平具有迫切重要性的議程,但是,三國代表却竭力想拿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搪塞,企圖以「研究目前歐洲形勢緊張的原因」這樣一些含糊而空洞的議程,來掩沒蘇聯的和平建議,來製造反蘇聯誹謗,而對蘇聯所提出的議程則加以無理拒絕,雖則蘇聯一再表示讓步,同意修改議程措辭,甚至接受三國建議的某些項目,但三國迄今仍然頑固地不肯在任何一個議案上作出協議。正是因為如此,巴黎會議開了半個月,還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進展。
   但是,美、英、法集團這種阻撓的策略,只能促使全世界人民更加認識蘇聯仁至義盡的和平外交政策,只能更加暴露自己侵略好戰的眞面目,從而使自己陷於更加孤立、更加困難的地位。在這一點上表現得特別尷尬的是英國與法國的代表,一方面他們必須在會議上追隨美國反對蘇聯,另一方面,他們又害怕國內人民反對這種延宕策略的侵略本質。因此,他們玩弄着兩面手法,甚至在會外製造流言,想在公衆中造成一種印象,好像他們本來想與蘇聯協議,只是因爲美國「不肯讓步」而無可奈何。英法這種卑劣而又笨拙的手法,充分暴露了它們在人民力量面前是何等慌張失措。
   巴黎會議的開幕已促使歐洲反對武裝西德的運動更加高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議會與民主德國全國陣綫全國委員會就在會議前夕再度要求波恩政府支持統一德國的建議,西德人民已在籌備成立領導反對重新軍國主義化的中央組織。全歐洲工人已决定於三月下旬在柏林召開反對德國重新軍國主義化代表大會。
   不論美英帝國主義用什麽辦法來阻撓、破壞四國會議,歷史將會證明,决定德國命運與歐洲和平的前途的絕不是一小撮戰爭販子們,而是在「反對武裝西德」的口號下廣泛團結起來的全歐洲人民。(新華社北京二十三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