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土特產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20737
颗粒名称: 浙江的土特產㈣
其他题名: 絲織風景畫及人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3月20日当代报登载絲織風景畫和絲織人像,是浙江的工藝特產,也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工藝品。
关键词: 絲織風景畫 絲織人像 工藝特產

内容

絲織風景畫和絲織人像,是浙江的工藝特產,也是聞名世界的中國工藝品。浙江能生產是項絲織品的,僅有杭州市都錦生、錦成、啓文、國華等四家,其中以都錦生的規模為最大。
   絲織風景畫和人像的創始人是都錦生廠主人都錦生。第一幅出品是在一九二二年。係以廠絲爲經人造絲爲緯交織而成,基本上是手工業生產。故生產成本,工資數佔百分之八十。
   絲織風景畫,解放以前,銷量很可觀,大小每月共約七千餘幅。國內市場抗戰前以華北東北爲大宗,戰後則以華南爲主,外銷方面,南洋華僑及英美等國,均有大量需要,每月出口總値約四千餘美金。絲織人像,解放前銷量平常,但很得富商大賈及官僚地主歡迎,化四五百銀元定織自像者頗不乏人。在生產上,該業是沒有計劃的。
   解放以後,由於交通影響及社會風氣丕變,絲織風景畫滯銷情况較嚴重,國華、啓文兩廠先後停產,都錦生、錦成兩厰,在政府扶助下,也改變了織造方針,大量織造馬、恩、列、斯、毛、朱偉人像,目前每月產量大者共二千餘幅,3×4寸的小幅偉人像,達一萬餘幀,暢銷南北各地,也有部份運銷國外,絲織風景畫的產卅却相對地減少了,大小共約二千幅。這種經營方向的轉變,在一定歷史階段內是必要的。
   中國的絲織景物,精緻美麗,冠於世界,爲大眾所歡迎,故隨着國內經濟情况的好轉及對外貿易的展開,不論風景人像必都有其燦爛前途,但就目前來說,主要的還是在改進人像織造,降低成本,並研究創造,使畫面內容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相結合,就是說,要在畫面上表現勞動人民的生活內容,這樣,才能更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手工藝品才其能成爲人民自己的東西。(陸克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克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