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訴日寇舊罪行反對美帝新陰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9282
颗粒名称: 控訴日寇舊罪行反對美帝新陰謀
并列题名: 余彩貞的仇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03月05日,当代日报刊登了余彩貞對日寇舊罪行的控訴。
关键词: 余彩貞 控訴 罪行

内容

余彩貞——曾經著名一時的井亭橋河下王老五牛肉攤的老闆娘,在日寇的魔掌下,她抛棄了心愛的女兒,自己也是雨次虎口餘生,當記者詢問當時的日寇暴行時,她就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
   一九三七年,余彩貞才二十四歲,丈夫在天香樓做廚司,自己和一個三歲的女兒住在下城醬園弄,憑着勞動來維持生活;但是「八·一三」事變後,她丈夫剛好去上海沒來得及回來,杭州又要逃難了;余彩貞沒辦法,就在日寇進城的前一夜跟着丈夫的嬸母望古蕩逃,第二天再從古蕩逃到了靈峯寺。賞梅的靈峰寺變成人間地獄
   靈峯寺——這一個著名的賞梅所在,但是,在逃難的日子裏,那些一向被人們所歌頌的唐梅、宋梅,已經不顯得蒼勁了,寺裏已經是滿房子的逃難人,哭泣、嘆息、悲哀的氣氛充滿了一屋子,一切都好像在等待着有什麽惡耗傳來似的。
   果然,事情發生了,到了古蕩的日本兵在一個淸晨就在一陣陣槍聲裏衝上山來,廟裏的人慌了,大家好像都莫明其妙的向山頂上衝。「但是」,余彩貞說:「前面也是絕路啦,瘋狂的鬼子已經從那邊爬到了山頂,再從山頂上衝將下來,我心裏嚇得志忑忐怎的跳,見到一個坟堆就睡了下來,突然,一聲槍響,一個逃難的老太婆就被打死了,我已經在坟堆後面昏了過去,等到醒來的時候,才知道鬼子們退了,我們再回到廟裏去。」二個年輕少婦被鬼子拉走了
   鬼子就這樣住在靈峯寺的山下,每天都要到山上來,在廟旁捉鷄捉鴨,到廟裏調戲女人,後來廟裏和尚想出了一個法子,在廟門放上一口鐘,看到鬼子上山就敲起鐘來,廟裏的人就裝着拜佛的樣子,不理鬼子;但是事實證明第一次就失敗了,瘋狂的鬼子是不管你拜佛不拜佛的。第二天鬼子上山,在調戲了廟裏的女人以後,一個鬼子伍長在這逃難的一羣裏「選擇」了一個年紀輕的少婦,要帶她走,可憐這少婦結婚才一個月,隨着丈夫和婆婆逃到這廟裏來的,這時候在敵人的刺刀底下,不得不跟着走了。臨走時她還看到她丈夫搥胸蹬脚的樣子,老太太流着眼淚,但是在瘋狂的刺刀下,什麼也挽回不了這位少婦的命運了。
   余彩貞說:「第三天鬼子又來啦,廟裏的逃難婦女又照樣的被他們調戲,最後又『選』走了一個女人,據說這女的是當時鉄路局的一個站長太太,因爲她穿得漂亮,就給鬼子『選』上啦!」
   「在逃難時候眞是這一分鐘不知道下一分鐘是活是死的!」余彩貞說出了她自己的遭遇:「到了第四天,一個『伍長』樣子的人物居然要帶我下山,我眞急啦,本來就已經嚇得半死半活,這一下簡直要發瘋了,我嬸嬸看着不去就要吃刺刀,忙着把我女兒抱了去,我也就莫明其妙的跟着他們走了——我這時候已經是沒有什麽知覺了。」
   「事情也算眞湊巧,我剛剛走到山脚邊,這伍長剛好碰到一個日本軍官,他們嚕嗦了一陣,好像雙方都有些醋意,最後那個新碰上的日本軍官揮了一下手,意思好像是寧可兩人都不要,我就趁勢逃回山上去了,算是僥倖沒有遭到他們的侮辱。」爲了躱避魔掌忍痛拋掉孩子
   余彩貞回到廟裏,逃難的人商議了一下,覺得這樣住下去始終是逃不出魔掌的,當天夜裏她和嬸嬸、孩子還有一些同難的人就翻山越—嶺望天竺的難民收容所走,這一夜,正好下着傾盆大雨,等走到天竺,孩子病了,不但沒有錢醫,就是醫生也找不到,想想沒辦法,最後只得把孩子忍痛抛在天竺的竹林裏,「就這樣子骨肉分離了呀!」余彩貞說到這裏,鳴咽着哭起來了。
   她說她以後還看到她的孩子,那是把孩子拋掉後的第三天,有一個婦人到廟裏來避難,抱着的就是她的孩子,但自己旣照顧不了也養不活她,也有忍心讓她抱去了。
   余彩貞過了一些日子以從覺得住難民所也是沒辦法,一天兩頓稀飯又吃不飽,於是决定跟着嬸嬸回到醬園弄的住所來,「但是,在日本鬼子統治底下那裏有乾淨土呀!」余彩貞繼續訴說着第二次的遭遇:
   就在回來的當日下午,二個鬼子兵進來了,淫言穢語地對着余彩貞調笑了一陣以後,留下這樣一個紙條告訴她:「晚上等我們來睡覺。」她恐懼了,她想應該怎樣在這一個晚上去對付這些鬼子呢?她想:自己剛從虎口裏出來,並且在虎口裏喪失了自己的孩子,憤怒和仇恨指示她:就在傍晚離開了家,再逃到現在是蕙蘭中學的難民所裏,算是逃掉了第二次的災難,隨後就逃到上海找丈夫去。把仇恨變爲力量打垮美帝國主義
   談起這些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仇恨,余彩貞是記得非常清楚的,解放以後,她參加了居民委員會介紹的文化學習班,已經由一個一字不認識的舊的家庭婦女,現在能唸四年級課本了,她非常高興,她說:「共產黨把我從瞎子(文盲)變成亮子(識字),我們翻身了,假使美帝敢武裝日本再來侵略我們,我一定要堅决的站在中國人民的立場來消滅它,把仇恨變爲力量,把帝國主義打垮!」
   (本報記者王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彩貞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