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從來就是侵略中國的同謀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8693
颗粒名称: 美日從來就是侵略中國的同謀犯
分类号: G210
摘要: 日本帝國主義的興起,與美帝國主義的扶植,有不可分的關係。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曾經得到美國的支持;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所犯的瀰天罪行,美國要負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关键词: 美日 侵略 同謀犯

内容

日本帝國主義的興起,與美帝國主義的扶植,有不可分的關係。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曾經得到美國的支持;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所犯的瀰天罪行,美國要負很大的一部分責任。
   日本對中國最早的一次挑戰,是一八七四年的攻掠台灣(較甲午之戰早二十年)。遠在英法聯軍進攻北京之時,日本當時還是貧弱小國,它敢於輕率動武,全仗英美法三國爲它撑腰;而三國之中尤以美國助日最爲露骨。其原因是美國自己企圖佔領台灣,而扼於國內輿論的反對,無法動手,只得假手日本出兵,以試探滿淸政府的態度。其時美國人李仙得(曾任美國駐福州領事)替日本當謀主,參贊軍事,□軍運輸也由美國船「牛也克」號担任。日軍侵台以後,遇到合灣人民的堅决反抗,死傷頗衆;但是由於美英露骨的袒護日本,清廷决計屈服,免生意外。結果與日本訂立了條約,承認日本出兵台灣是「保民義舉」,把五百年來的忠實藩國琉球含含糊糊地送給日本,另外還賠償日本軍費五十萬兩。
   一八七六年,日本與朝鮮締結「江華條約」,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日漸增強。美國乘機請求日本介紹,與朝鮮訂立通商條約,日本同意照辦,但朝鮮以未得清廷許可,不允。美國又派人請李鴻章介紹,李不敢拒,因此得於一八八二年訂立美韓條約。從此,美日的勢力在朝鮮急速擴展,而淸廷又束手無策,以致朝鮮對中國的離心力日見增加。
   甲午之戰,是□本大規模侵略中國的肇始。美國當時在表面上僞裝中立,而暗中竭力支持日本。美駐朝鮮公使向他的政府報吿時,曾强調日本「一舉而消滅中國(在朝鮮)之宗主權」,對美國有重大的益處。日本人窪田文三在其所著「支那外交通史」中也說:當時「美國人認爲日本人的成功,不啻美國弟子的成功。」可見美日勾結之深。
   甲午之戰的結果是中國慘敗,耗費了幾億兩銀子建造的北洋艦隊損失殆盡;並且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喪失了對朝鮮的宗主權以外,還對日賠償戰費二萬萬兩,割議遼東半島,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
   一九〇四年,日俄為互爭東北的控制權而發生戰爭。美國再度資助日本,對日貸款達四億五千萬美元之鉅。結果日本再勝。一九〇五年日俄訂立「撲茨茅斯和約」,日本由帝俄手中取得旅大兩港及中東、南滿兩路的權利。從此,日本正式登上中國的東北大陸。
   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愈是得手,它的野心就愈大,永無滿足之日。日本照了田中奏摺所言,按步侵略中國。一九一五年對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經過藍辛、石井密約,獲得美帝國主義的支持。袁死後,日本積極扶持安福系賣國政權,通過這一工具,向中國取得不少特權。
   一九二九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恐慌爆發,日本爲了挽救國內經濟危機,緩和國內革命運動,更積極策劃對中國的侵略。正好中國的國民黨反動派,一貫主張對外屈膝投降,大賣國賊蔣介石唱出「先安內後攘外」的謬論,集中力量專門進行反共内戰與軍閥混戰;日本帝國主義遂乘此時機侵佔東三省,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對於這樣嚴重的民族災禍,蔣介石仍然無動於中,竟下令張學良不准抵抗,以便他專心一志的打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在這種買國政策下,日本在幾個月之內就席捲了東北全境。
   於是日本由東北更進而攻陷熱河,打進山海關,直到長城沿綫。全國人民目睹民族危機如此深重,悲憤達於極點,一致要求蔣介石抵抗。然而蔣賊置之不理,繼續向日本投降,命令何應欽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將華北的主權也斷送掉。
   日本在中國的勢力無限制膨脹。日本軍人與浪人在中國飛揚跋扈,無惡不作。他們公開販賣毒品包庇走私;中國海關職員為執行緝私公務被痛毆而死傷的,不知幾多次。日本儼然變成了中國的主人。
   然而日本帝國主義仍不以此而滿足。繼續得寸進尺,向華中、華南進逼。這時候,全國人民的熱血沸騰到了飽和點,再也無法忍耐。中國共產黨在偉大的毛主席領導之下,發出了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號召,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在這種空前的雄壯的運動之下,蔣介石看到他再不抵抗就要失去政權,不得不勉强同意抗日的主張。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進攻蘆溝橋,乃正式繳發中國的八年神聖抗戰。
   在八年抗戰中,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屠殺與奴役,其殘暴的程度爲歷史上少見。中國人民飽嚐家破人亡、顚沛流離的痛苦。其時,美帝國主義則在口頭上表示對中國「同情」,而在實際上則以汽油、鋼鉄供給日本;特別是日本大舉侵華戰爭發動後,國際聯盟通過對日經濟制裁,美國不受約束,藉此大做生意,成爲日本帝國主義取得軍事資源的主要供給者。日本屠殺中國人民的武器,主要是依靠美國的原料而造成。美國獨佔財閥的錢囊裏,裝滿了中國人民的血!
   中國人民在共產黨與毛主席的領導下,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抗戰的勝利。但是,中國人民爲這個勝利付出了二千萬條生命,五百億美元以上的財富,這一筆血債,中國人民永不能忘記!
   現在美帝又在扶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並且公然要抹殺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歷史,要把中國排斥在對日和會之外。美帝公然要使日本再建武裝,重新對中國發動侵略。回憶過去五十一年的慘痛歷史,幾次險遭亡國慘禍的歷史,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美帝這樣橫行!
   中國人民絕對不准歷史重演!(摘自解放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汪敏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