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出身的治蟲指導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7620
颗粒名称: 農民出身的治蟲指導員
并列题名: —記蕭山臨浦區治蟲專家邱關興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1年2月13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蕭山臨浦區治蟲專家邱關興與農作物病虫害鬥爭中獲显著成績的文章。
关键词: 農作物 生產 病虫害

内容

邱關興是一個農民出身的治蟲專家,又是省人民政府農林廳農作物病虫害名譽研究員。如果誰要拜訪他的話,祗要到他的家鄉蕭山臨浦區隨便問一個農民,他就會很熟習的告訴你,甚至會帶你到他住的苧東鄉邱家橋去,因爲他担任了區的治虫指導員。
   二十年前,邱關興就開始與自然災害作鬥爭。有一年——一九四二年——的夏天,他一個人在田間搭起一間茅棚,晚上睡在裏面,日夜細心在研究稻穀到底怎樣枯死的?經過了兩個多月,他摸着了門路,發見有一種像小蝴蝶一樣的飛蛾(即螟蛾),在田間飛來飛去,飛到稻葉上屁股一高一低的生下了子(螟卵),過了五六天子又變了蠶樣的虫(幼虫),再過幾天,蠶樣的虫又不見了,而稻穗慢慢白而枯死,剝開稻桿一看,裏面赫然有一根寸把長的虫在蠕動,這樣的枯心苗,平均五根稻裏面有一根。這次試驗之後,他深深體念到虫的危害太大,於是下定决心,繼續研究治虫方法,終於想出了點燈捕虫的好辦法,這樣他就動員全家男女老小一起下田捉虫。
   當時村裏人不相信這種辦法是好的,反而笑他有「羊癡病」,他呢!在自己田裏,頭幾天捉虫倒捉得光光的,但第二天虫又從四面八方飛過來了;點燈的結果更糟糕,一個田畈里只有他一盞燈,反使虫愈來愈多。
   邱關興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不因爲化了力氣治不了虫而氣餒,他還是一年一年的繼續下去,雖然虫未除掉,可是他對治虫知識却一年比一年地豐富起來了。他知道:螟蛾背上無紋身體較大的是大螟,背上有五條鮮明的條紋叫二化螟,只有一條紋不鮮明的叫做三化螟,二化螟的卵是長形的,三化螟的卵是圓形帶有毛的;蛹在立夏前三天化成蛾,小滿到芒種開始產子,到夏至、小暑全部產完,二化螟產卵二期,四十天一期,卵塊一星期就孵化成虫,一個虫要吃三株稻才會老;三化螟一年產卵三次,產期約二十天,每個蛾約可產三百粒子,頭期危害不大,二三期最厲害………。
   反動統治時期,勞動人民的才能是永遠被埋沒着的。前年五月裏,邱關興的家鄉來了共產黨,從此以□他的智慧和創造才被發掘出來得到發揚光大。
   一解放,邱關興就參加了農會,參加了反霸、減租等鬥爭。他從自己切身所經歷的事件中認識到共產黨處處爲人民打算、凡是對人民興利除弊的事一定會得到共產黨的接受和推廣,而治虫正是千百萬農民的共同要求的大事,所以就得到人民政府的提倡。於是在前年十二月裏,他就向農會裏提出這個問題。那時農民的覺悟還不高,鄕裏也正在忙着秋徵,他的寶貴意見當時沒有被羣衆採納。去年三月他又提出治虫,但羣衆迷信思想很嚴重,多數還不相信這回事,說什麽虫是「張天師放下來的,凡人治不得」,只有拜菩薩請菩薩才有効;有的還笑他「羊癡病」又發作了。
   邱關興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羣眾已經初步團結起來,開展治虫運動基本條件已經具備,羣衆雖然還暫時不相信,只要好好解釋,思想一定會打通的。就這樣他□滿着無限的信心,到各家奔走,耐心的向農民弟兄解釋和不斷教育帶頭推動影響下,積極份子對治虫的認識有了轉變,並開始行動起來,可是大部份農民還是將信將疑,加上不法地主一造謠,頭天動員好的,第二天又動搖了,於是邱關興又一次一次的挨戶教育說服。門頭沈的農民沈馬金,一次、二次、三次都不信,他就五次、六次的去打通他的思想。這樣經過了個把月,大部羣衆的迷信思想消除了,治虫變成爲羣眾性的行動,等到省府發佈治虫動員令時,全鄕早就普遍點上誘蛾燈了。
   五月十二日區裏召開了緊急會議佈置除蟲,他被邀參加,區上請他介紹治蟲經驗,並聘請他當治蟲指導員。自從他當了指導員,工作就更加起勁,天剛亮就出去收蟲,到各村去開會,告訴他們怎樣治法,黃昏時候才餓着肚子回來,晚上出去調查油燈。有一次他發覺有二家農民因爲買不起燈油而沒有點燈,他就自己掏腰包,替他們買了點油上了燈。全區治蟲運動開始成爲轟轟烈烈的羣衆性運動,而結果一畝田增產到三四十斤。區裏把他選爲治蟲模範。他的名聲傳開去了,有很多農民遠道跑來請他去給他們治虫。
   治虫模範永遠是關心治虫,他在結束土地改革的農代會上,又把治虫問題提出來,動員大家掘稻根,節約春節迷信費用來買洋油。說到就做,他頭一個把田裏的稻根挖光。元月中旬天下大雪了,大家以為虫都凍死了,冬季治虫鬆了口氣,邱關興深恐麻痺誤了大事,就到田裏去挖稻根,剝出活虫給大家看,敎育大家麻痺不得,這樣一来大家就更加起勁的治虫了。正月初一那天,他們那個僅五六十戶人家的小村子,就有三十六個農民在掘稻根,他來杭州開會時(正月初二)村裏稻根已全部掘完了,過春節時本來他預備殺二隻鷄,爲了節約治虫生產,他只殺一隻,還有一隻去臨浦賣掉,買四十斤肥田粉,二斤洋油,肥田粉當小麥的肥,洋油治虫時點燈用。他們村裏鄉裏,在他的帶頭下,大家都不用或少用迷信品和過節用品,每戶人家都節下錢買了兩斤洋油。來杭州開會之前,他和鄉裏的幹部、農民研究今年怎樣做合式秧田,怎樣做誘娥燈,準備今年春季治虫提早開展起來,爭取在與農作物病虫害鬥爭中獲得更大成績。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邱關興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蕭山臨浦區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