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核算制在生產上的重要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7241
颗粒名称: 論經濟核算制在生產上的重要性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1年2月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經濟核算制在生產上的重要性的文章。
关键词: 經濟 生产 核算制

内容

(一)
   經濟核算制是社會主義管理企業的一種方法,也是在基本上消滅了剝削制度後的新的生產方法,它在新民主主義國家是同樣適用的,但在資本主義國家却無立足的餘地。經濟核算制的任務,在於保證最合理的、最節約的組織生產,使企業能以最少的貨幣資金來完成企業的生產計劃。一句話,實行經濟核算制的目的:在於減低生產成本,擴大再生產,從而增進全社會的物質條件和幸福。
   爲何我們要說效用宏大的經濟核算制在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推行呢?是否資本家不願這樣幹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是有所謂「經濟性原則」嗎?資產階級經濟學者羅斯曾給以命義:「各種正常經濟都是想用最少的費用來得最大的利益。」說來似乎很動聽,但若仔細解剖其本質,可知,所謂「經濟性原則」,無非是資本家對其投資盡力追求更大的利潤而已,它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基礎——生產手段私有制密切關聯着。資本家爲了無限制滿足它的慾壑,總是貪婪無厭地加强對工人剩餘價值的壓榨,以造成其更多的利潤,並藉以反過來加重工人的壓力,使廣大工人的生活日趨貧困。資本主義制度所厲行和稱道的科學的勞動組織方法之一——太羅制度,它祗是「無限制地提高勞動强度,使工作者變成機器而實行各種有精確計算,有精確測量的動作;太羅制度從工人身上榨取所有的膏血,使工人作了幾年工以後,就成廢人。」(列昂節夫)這就是資本主義竭力鼓吹的「經濟性原則」實現形式之一。這種吸血的制度,自然會促起工人的反對,並爲澈底摧毁它而鬥爭。
   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制與資本主義「經濟性原則」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實行經濟核算制的目的,不是爲了惡化工人的生活,相反,它却是增進工人生活的有力槓桿。這是因爲社會主義澈底剷除了資本私有制,勞動人民成了國家和企業的主人,爲着自己及社會幸福從事生產,經濟核算制保證了生產的經濟和節約支出,替社會主義社會增殖財富,可是這些勞動果實並非爲資本家所剽竊,而爲社會成員共有和共享。正因為蘇聯經濟核算制是奠基在增進人民幸福之上,它的實施,受到全體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在新民主主義中國,國營企業同樣具有社會主義性質。至於在現階段上在私營企業中,雖然還容許有限度的剝削存在,但在工人階級自己領導的國家保障下,這與工人階級的長遠以至於目前利益還是相符的。私營企業實行經濟核算,一方面可隨企業盈餘的增長,提高工人的工資,而私營企業本身的發展,又是使中國工業化不可或缺的因素。就這一點而論,新民主主義私營企業有別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私營企業。這是新民主主義私營企業實行經濟核算的有利條件。
   (二)
   在中國,與蘇聯及東歐一切新民主主義國家同樣,絕不能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以掠奪殖民地及魚肉本國勞動人民爲生。爲要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就必須在國內尋求資源,而其中發展工業的意義尤爲重大。因為祇有充分發展工業,才有「鞏固的國防,人民的幸福和强大的國家。」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前提。欲發展工業,就必須盡一切可能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工廠利潤,並在這基礎上,減低產品售價,使工人實際工資提昇,而貨幣工資亦必定隨企業利潤的增長而提高。因之,成本的下降,一方面意味着企業本身累積的增厚,同時,也是增殖社會財富、提高勞動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產品成本,為凝結在產品內的勞動力價値及物化勞動價値。減低成本,亦就是要在不影響乃至於提高產品品質的原則下,逐步減低產品中的勞動量及物化勞動量。經濟核算制的實施,保證企業最合理的,最節約的組織生產,減少生產上的人力和物力浪費,加速資金周轉,嚴格計算資材及其支出,以及最大限度地動員工業的生產力。這些,都是降低成本的必備要素。所以,列寧曾說:「經濟核算制應作爲所有國家工業進行工作之基本原則。」
   自解放以來,東北各企業部門由於積極施行經濟核算的緣故,使生產獲得巨大發展。凡能適當運用這一利器的企業,均因此而獲致盈餘,積累工業資金,擴大再生產,並在這基礎上,改善了勞動人民生活。東北國民經濟所以得到前所未有的長足進展,經濟核算之功實不可沒。如:去年工業生產總值比四九年增加百分之一百點五,完成計劃百分之一〇一點八;鉄路運輸,提前一月完成了全年裝車計劃;遠在前年,東北的採煤效率、十六支紗用棉量……等就已打破了僞滿記錄,並有許多工業諸如煉鉄、紗錠等,其產量恢復的速度,超過了設備恢復的速度。隨着經濟建設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斷改善。根據典型調查初步材料,五〇年人民購買力,在鄕村平均比四九年提高32%,在城市平均提高12.5%。由於國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購買力特別是農民購貨力的提高,私營工商業也獲得很大發展。以瀋陽爲例:一九五〇年第三季與第一季比較,僅工業資金增加94%,生產總值增加1 32%。無疑地,所有這些輝煌的偉績,都是與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分不開的,與全體職工的羣策羣力的努力分不開的,與經濟核算制的勝利實施分不開的。
   因之,高崗同志曾說:「爲經濟核算制而鬥爭,也就是爲節約而鬥爭,爲擴大我們的生產力而鬥爭。」
   (三)
   正惟經濟核算制的意義如此重大;在華東各企業部門實行經濟核算顯然有着重要意義。誠如曾山同志在第二次軍政委員會會議上的財經報吿中指出:今後華東各企業的努力方向,應為「必須依靠工人階級,實行民主管理,革除官僚資本主義經營的殘餘,有步驟地推行經濟核算制,以適應經營企業化的需要。」
   一年半來,華東各公營企業在政府正確方針指導之下,賴全體職工的協力同心,在整頓反動派遺留下來的腐敗經營和機構混亂不堪,已著很大成績。大部份工厰已在基本上淸除了官僚主義管理方法,代以民主管理,並在羣衆自覺的基礎上,不少工廠施行了負責制,及發動工人掀起生產競賽熱潮,減輕在生產上的浪費現象,並提高了產量。無數事實證明:實施民主管理,在推動工廠生產上起着很大作用。因為工厰實行了民主管理,才是眞正樹立工人在工廠中主人翁的地位,後而發揮他們在生產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這是改造舊企業並管好人民企業的基本環節。如報載:去年中脂華東一廠、上鋼一廠、中紡十一廠、公共交通公司………等單位成立工管會後,在減少浪費、提高生產效率上曾起很大的作用。其中突出的,如上鋼一廠,由於行政,工會依靠羣眾,面向生產,推行民主管理,生產效率直綫上升,四、五月份創該廠歷來未有的新記錄。
   必須指出:工廠管理民主化僅是辦好工廠方法的一面,方法的另一面是經濟核算制。正如東北日報社論「企業管理民主化是改進生產的重要保證」一文指出:「辦好一個人民企業,主要依靠兩條路,一條是企業化的經營,一條是民主化的管理,兩者必須很好的結合。」經營企業化的標誌是經濟核算制。沒有管理上的民主化,則企業的一系列制度和辦法就無從產生,縱令有了也不合科學合理,即使科學合理,也無從保證其實現。同時,如果沒有經營企業化的一系列的制度和辦法,廣大職工的行動就沒有準繩,也失所依據,管理民主化就無法澈底貫澈。
   不可否認:目前在我們的工業生產中,還存在着相當多的浪費現象:許多工廠的生産設備還未充分利用;工厰建立技術定額的尙不多聞;許多工廠所產成品,質量很低,廢品很多,凡此,都是降低成本的障礙。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各工廠還缺少一套完整的經濟核算制之故,致不少工廠雖然實行了民主管理,但因沒有統一的、合理的、科學的制度與之結合,伴隨着成績俱來的,亦出現了不少缺陷。如去年七月十九日報載:國營棉紡廠,因生產制度不健全,單純追求出數,險乎釀成三十萬疋布發熱蹧蹋的巨災。而不少國營紡織廠,存在着次貨多,浪費現象嚴重的問題,如第九棉紡織廠去年八個月來的次布率所遭受損失,就可建造一座容納五百台織布機的現代化車間。正如解放日報短評指出:「在依靠羣衆的基礎上,還必須建立各種制度………這樣進而實行定額管理,奠定經濟核算制的基礎;方能保證產量增多,品質提高,成本降低,與加速國家工業化。」正說明各企業實行經濟核算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四)
   關於經濟核算制的中心內容,毛主席遠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在邊區高幹會上的演說中,就指明有下面幾點,並在實踐中確證其中肯,應作爲企業實施經濟核算的準則。㈠每一工廠單位應有相當獨立的資金(流動和固定),使自己可以周轉,而不致經常因資金困難,妨礙生產。㈡每一工廠單位的收支,應有一定的制度和手續。㈢每一工廠應按各自具體情况採取成本會計制,一切工厰必須有成本的計算。㈣工廠生產,應有按年按月生產計劃完成程度的檢查制度,不得聽其自流,很久不去檢查。㈤工厰應有節省原料與保護工具的制度,養成節省原料與愛護工具的習慣。
   (五)
   應當指出:要實行經濟核算制,就必須淸除工厰負責人所存在的「軍工」作風。這是一種祗顧生產不問成本的作風,在長期被敵人分割的游擊環境中所造成。當時,由於軍事倥偬,為了供應軍事上緊迫需要,在生產中,往往只求迅速,不計成本。這在當時猶不失爲不得已之舉。目前國家已在基本上進入和平經濟建設,這種不計成本的生產方法,將會嚴重地危害工業資金的積累,遲緩國家工業化的進程,必須澈底擺脫。
   最近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公佈的「貨幣管理實施辦法及貨幣收支計劃編製辦法」第三〇條明確規定:各結算戶向銀行貸款,須具備下列各基本條件:㈠實行經濟核算制。㈡有獨立的會計制度。㈢有自備之流動資金。可見各公營企業若不實行經濟核算制以改進生產,在發生臨時性需要時,就將無法取得銀行的援助。
   並且,公營企業實施經濟核算制的結果,除了有益於本身的積累外,還刺激私營企業的改造,是現時調整「商業的一環。因爲公營企業藉成本的降低,勢必降低售價,私營企業若不自我改造以實行經濟核算,從而減低成本,其結局必因產品售價昂,而遭市場自然規律的淘汰。
   方今,正當美帝對我領土台灣及鄰邦朝鮮肆行侵略,使我們祖國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爲了制止戰爭,保衛和平,我們必須加緊「抗美援朝」的實際行動,給侵略者以沉重的回擊。在各工廠所掀起的如火如荼的生產競賽,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成本,充分體現中國人民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具體結合的偉大精神。爲了鞏固和擴大現有的成績,各工廠、企業部門應動員起來,爲成功地貫澈經濟核算制到每一個生產細節中去而奮鬥!
   (轉自解放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宏湘
责任者
列寧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脂華東一廠
相关机构
上鋼一廠
相关机构
中紡十一廠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