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自己的工會成立杭江紗廠等職工紛紛提出生產及捐獻挑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6796
颗粒名称: 祝賀自己的工會成立杭江紗廠等職工紛紛提出生產及捐獻挑戰
分类号: G210
摘要: 爲了祝賀中國紡織工會杭州市委員會的誕生,杭江紗廠等職工紛紛提出生產及捐獻挑戰。
关键词: 生產 挑戰 標準 紡織

内容

(本報訊)爲了祝賀中國紡織工會杭州市委員會的誕生,為了響應祖國的召喚,爲了以實際行動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各紡織工廠職工代表,紛紛在中國紡織工會杭州市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以堅决的心情,向大家提出生產和捐獻慰勞的挑戰,得到了一致熱烈的響應。
   杭江紗廠的挑戰書寫道:「我們看到了東北第二紡織廠甲班細紗全體工人同志向全國紡織工廠的挑戰書,更掀起了我們生產競賽的熱潮,我們不敢示弱,决定應戰。同時,爲了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運動中共同前進,謹向全市及全省各紡紗廠、棉織廠、絲織廠、繅絲廠以及蔴紡、印染等廠提出友誼的挑戰,我們保證條件如下:㈠堅决保證完成一九五一年二十支紗錠扯〇·九二磅,並爭取超過總產量任務。㈡保證生產效率爭取達到全紡甲等廠標準百分之九十三。每次落紗停車時間不超過五十五秒,換皮輥時間『立達式』不超過七十秒,皮圈式車不超過一百四十秒。㈢厲行節約,減少回花、回絲,每件紗扯出皮輥花不超過七·五磅,紗頭不超過四盎司,回絲不超過〇·五盎司。㈣單轉生頭、撚接頭、不繞頭、絕滅重生頭。㈤其他工作法及交班制度决按照规定的做。㈥耗用物料,保證不超過規定標準,並力求減少。㈦春節放假前後,保證出勤率百分之九十七」。
   金城布廠職工代表李靜芳等三十六人向杭州市棉織業的兄弟姊妹們挑戰,在挑戰書上寫道:「我們廠小,但是我們愛祖國的熱情是不肯落在人家後面的。」並提出下列幾條保證:「㈠品質保證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㈡每疋回絲三分以下。㈢保證春節前後不請事假。㈣保證每十小時織八磅細布四十二碼以上。㈤保證不遲到、不早退。㈥保證提前完成代織任務。(七)職員保證每天有多少工作做多少工作。㈧職員保證節省一切開支。(九)紆子間保證不讓織布間等紆子。」
   五豐綢廠工會向全市紡織工人兄弟挑戰,寫道:「為了保護我們的勝利果實,必須獻出一切力量用實際行動來抗美援朝。我們總結了一九五〇年生產任務,代織綢次貨率佔百分之十一·四,使國家損失了一千多萬元,為此决定在春節後發動全面性全年愛國主義生產競賽運動,以提高品質爲中心,使次貨率降低百分之七·五,保證完成並超過任務。」同時,該廠並以此項愛國生產競賽和在本星期日加班一天,把一天的工資所得來慰勞朝鮮人民軍和中國志願軍及救濟朝鮮難民的條件,寫信響應鴻豐絲廠對該廠的挑戰。
   浙江蔴紡織廠工會給大會會員代表們的信說:「當我們聽到廿六日要開大會了,首先鋼條粗間甲乙班同志展開挑應戰,保證節省原料、愛護機器、使用標準工作法,接着全車間的同志們都動起來了,都向鋼條粗間看齊,競賽是熱烈展開了,現在細紗間經紗生產量每錠平均一〇·二八二磅(標準數一〇磅),緯紗每錠平均三八·八一二磅(標準數三七磅),布機間楊佩秋同志日產量三〇〇碼(標準數二五五碼),我們堅决以實際行動迎接大會。」該信最後又說:「我們每位職工深深認識今天我們能安心生產,是與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奮勇作戰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也響應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的號召,除捐獻人民幣五百萬元慰勞中國人民志願軍外,並準備在伙食費中提出六百萬元,以及春節聚餐費用完全捐獻給朝鮮受難人民,又響應上級號召捐獻一百八十萬元來擁軍優屬」。
   杭州第一紗廠向全市紡織工人兄弟姊妹提出捐獻慰勞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救濟朝鮮難民的挑戰,他們的信上寫道:「最近發動了捐獻一日工資慰勞救濟運動,得到全廠工人的響應;乙班布房間首先提出捐獻三天,向全廠工友挑戰;皮輥間、修理部以及織部、棧房部等大部份工友也都響應了這一挑戰;但是我們的力量是很小的,特向全市紡織工人兄弟姊妹們提出友誼挑戰。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靜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