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天主教徒的榜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6595
颗粒名称: 愛國的天主教徒的榜樣
并列题名: ——故百齡老人馬相伯的奮鬥生涯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写了天主教徒馬相伯的事迹。
关键词: 教徒 敎育家 天主敎

内容

十九年以前,正當日本帝國主義進佔我東北,又一手演成滿洲國傀儡醜劇的時候,九十三歲的老敎育家馬相伯,寫文章向全國大聲疾呼:『一週年間,河山變色;如此奇恥大辱,國人應奮起自救,不還我河山不止!』這表示了大敵當前,中華民族所固有的堅忍不拔、堅决抵抗外來侵略者的不屈氣節,表現了愛國的天主敎徒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氣槪!
   馬老先生是有名的天主敎徒,出生在天主敎的家庭,他自己是天主敎的神甫(一稱司鐸)。一八四〇年他出生在江蘇丹陽,正是英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大砲在中國第一聲打響的時候;一九三九年他以百歲高齡,流徙萬里,客死越南諒山,那時全中國已點燃起埋葬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烽火。這位老敎育家,一生所經歷的整個世紀,一方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變中國為半殖民地的世紀,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人民前仆後繼、不屈不撓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世紀。因此,馬老先生一方面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敎徒;同時,他是一個中華民族的愛國者。
   馬老先生在從事愛國活動中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他追求祖國獨立自强的目標則是始終一致的。
   在他十八歲的時候,上海法領事署要聘他做翻譯,他就决然拒絕道:『我學法文,是為中國用的!』這樣,在他靑年時期,他就明確了他的學習目的。到他壯年時期,他熱心新政改革。他辦過機械局,調查過礦務,擬訂過招商局的開發計劃,建議開發台灣,以預防日帝的侵佔,建議開闢九龍爲商埠,以抗制來自香港的經濟侵略。但腐敗的滿清皇朝,是不可能實行中國人民的愛國願望的。馬老先生新政改革的夢,終於在現實的錘擊下被粉碎了。在六十四歲的高年,他創辦了震旦學院,又開始熱心地做起『敎育救國』的夢來。震且是歐美式的大學,重自治,施軍訓。馬老先生以六十多歲的老人,滿頭白髮,親自担任敎授,誨人不倦。他看淸滿淸帝制的腐敗,在每星期日召集學生舉行演講會,鼓吹民族復興。在那時,馬老先生已從一個帝制改良主義者,成爲推翻專制的民主主義者了!民國成立後,馬老先生北上担任參政,竭力反對袁世凱稱帝。當他正想南歸,密探已經滿佈在他住宅週圍。最後他扮做一個買菜的老家人,帶了一隻竹籃,才逃出北京城,那年他已有八十二歲。
   自此以後,馬老先生退居上海土山灣善堂,披閱宗敎和科學書籍以自娛晚景。但當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看到當時中國人民最凶惡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者明目張胆在中國境內進行殺人放火的殘酷侵略時,他以九十二歲高齡,毅然參加救國運動。他發起江蘇省國難會及不忍人會,救濟戰區難胞,接濟前方將士。他又發表文章、廣播、大聲疾呼,喚起民衆,共赴國難。他細數着他一生百年來所耳聞目見的日寇侵略中國的血債,他憤恨賣國的蔣介石政權不能抗日,他更痛斥當時的漢奸親日派爲賣國賊!
   『一、二八』淞滬血戰以後,馬老先生看清楚蔣介石一面繼續採取賣國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堅持一黨獨裁的專制政治。他開始把救國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身上。他寫了『國難人民自救建議』,發起成立中國民治促進會,呼籲民主,要求抗日。『一二、九』運動以後,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怒潮匯成巨流。馬老先生捲入這一人民羣衆的愛國運動,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上海救亡運動,當選爲全國各界救國會聯合會常務委員,和沈鈞儒、黄炎培等交往極密。那時他已經有九十八歲的高齡了。他的一條腿不能走路,他幾乎足不出土山灣小樓。各界救國會聯合會常委會,也曾在他的小樓上舉行。
   在全中國人民的要求下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反抗日寇侵略的戰爭爆發了。那時馬老先生的興奮是有生以來未曾有過的。他以近百高齡以及衰病身體,顚沛流離到廣西桂林而不以爲苦,却一心惦念着抗日前方將士的英勇犧牲和戰地民衆所受的災害痛苦。一九三九年他臨死時還關心着中國戰局,彌留之際連連呼着『消息、消息!』
   馬老先生一生的愛國活動,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尤其是中國天主敎徒的光榮。而馬老先生有勇氣,有决心打破天主敎內一切帝國主義者及其代理人的控制,堅持愛國主義立場,進行保衛中國人民敎育主權的鬥爭,更爲一切愛國天主敎徒,立下了一個榜樣。
   馬老先生所倡辦的震旦學院,學校行政是由學生自治,實施民主管理的。馬老先生所主持的每星期日舉行的學生演講會,又成為鼓吹愛國主義的講壇。這就為那些在學校担任敎職的天主教外國神甫所不能容忍。一九〇五年,天主敎神甫南從周企圖干涉學校行政,先生憤而辭職。學生聞而大譁,摘下校牌,全部離校。馬老先生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並和學生一起另行創辦復旦公學。當時經費十分困難,馬老先生又自告奮勇,像從前創辦震旦學院時期同樣,自己担任敎授法文。
   四十六年以前,可敬的老敎育家馬相伯先生就向企圖竊取中國敎育主權的天主敎會中的帝國主義代理人,進行了這樣不屈的鬥爭!在那時,沒有人民的政權來保護他,沒有强有力的輿論來支持他,沒有經費,甚至沒有校舍。但馬老先生憑着一腔愛國熱忱,和許多愛國分子在一起,終於堅持了鬥爭而且獲得了勝利。但那時,僅僅憑着馬老先生在他所處的那時代,還沒有可能來打破一切帝國主義代理人的控制來根本改革中國天主敎會所有的不合理的制度。現在,該是一切愛國的天主敎徒,繼承和發揚馬相伯老先生的精神,和全中國人民團結一起,放手爲中國天主敎的革新而奮鬥的時候了!
   (節自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馬相伯
相关人物
袁世凱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