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能等待和平,必須去爭取和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4391
颗粒名称: 「絕不能等待和平,必須去爭取和平!」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1年1月6日,二届世界和大是在和平與戰爭的鬥爭十分尖銳和平力量取得絕對優勢的情况下召開的。
关键词: 和平 世界 戰爭

内容

二届世界和大是在和平與戰爭的鬥爭十分尖銳和平力量取得絕對優勢的情况下召開的。一方面以美帝爲首的侵略戰爭集團瘋狂的擴充軍備、擴大戰爭宣傳,積極重新武裝西德和日本,一意擴大侵朝戰爭,佔領我國台灣,加強對越南、菲律賓的武裝干涉,企圖完成包圍圈,然後發動對我國的全面進攻。這樣,亞洲和平顯然已經遭受到美帝及其僕從國的橫暴破壞。世界和平也就遭受到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另一方面以蘇聯爲首的世界和平集團的力量已大大超過了侵略戰爭集團。世界各國五萬萬以上的人民已經在斯德哥爾摩和平宣言上簽名,要求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反對侵略戰爭。反對侵略台灣、朝鮮,反對重新武裝德日已經成爲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和主要鬥爭綱領。自從一届世界和大閉幕以來,世界人民的和平運動,已經匯集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最豐富的革命羣衆運動。
   「二届和大吿世界人民宣言」一開頭就說明:『戰爭威脅着人類——男女和兒童。』『人民的生活和人類文化成就正處在危險之中!』但同時宣言也着重指出:『凡是硬說「戰爭不可避免」的人,都是在誹謗全人類。』二届和大指示全世界人民必勝的鬥爭道路:『絕不能等待和平,必須去爭取和平。』和平絕不取决於帝國主義者的「好心」與「捨施」,而是取决於億萬人對戰爭挑撥者的打擊與鬥爭。在二届和大的這棟現實的樂觀主義面前,那些主張對侵略者要打擊得「適可而止」,甚至認爲國際王義與愛國主義集中表現的抗美援朝運動是「惹火燒身」的人們,顯得多麽愚昧懦弱!
   這種對世界和平的現實的樂觀主義的精神,是貫澈在大會的每一個文件和成就中的。「二届和大吿全世界人民宣言」充滿信心地向全世界宣佈說:
   『一切國家的和平力量足够强大,世界人民的聲音足够響亮,足可共同堅持召開五六國代表會議的主張。』
   『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空前有力的證明:從全球各地來的人們,儘管觀點不同,仍然能够達成協議,來避免戰爭的災難與維持和平。』
   對和平前途充滿信心,對挑動戰爭的以美帝爲首的侵略集團堅持鬥爭,在這□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召感下,正如郭沫若團長在報告中所指出,二届和大「實現了全世界和平力量的大團結。』八十個國家的一七五六位人民代表中,(出席一届和大的有七十二國代表,而今天所謂聯合國却僅有六十國代表)「不但有蘇聯、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各國的代表而且有美、英、法、意等資本主義國家,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代表;不但有工人、農民、知識份子的代表,而且有資本家地主的代表;不但有共產黨員、進步份子,而且有自由主義者、保守黨員,和天主敎徒。」大會充分的發揮了民主精神,進行自由討論和發言,終『使全體代表在「保衛世界和平必須反對侵略戰爭」以及「絕不能等待和平,必須去爭取和平」的總方針下,達到圓滿的一致。大會這種團結和教育的精神無疑將使全世界和平力量更廣泛更深入地動員起來,將使這種力量的團結更加鞏固和擴大,從而使世界和平運動□向新的更高的階段。』
   對照一下北大西洋侵略集團布魯塞爾會議悲觀絕望、矛盾百出的情形,團結的、鬥爭的、充滿信心的二届世界和大本身不就是世界和平人民的輝煌的勝利嗎?!二届和大本身不就是象徵着世界和平運動的光明前途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義與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越南
相关地名
台灣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