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見的美國生活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1093
颗粒名称: 我所見的美國生活方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当代报登载读者在美國住過六年,所見的美國生活方式。
关键词: 美國 六年 生活方式

内容

我在美國住過六年。從西美到東美,我住過四個城市:西雅圖、綺色佳、芝加哥、和麥迪生。遊歷過紐約、波士頓、以及其他的城市和鄉村。也進過他們的兩三個大學,接觸過男女知識份子和工人。時間不能算短,生活不能不算深入,然而當我離開美國的時候,站在船沿,看着輪船慢慢離開美國的海岸,蒼翠的森林漸漸隱沒在濛濛的霧氣裏的時候,我心裏說,我再也不願來美國了。
   為什麽我對美國這樣沒有一點感情呢?不是沒有理由的。六年中我所有見的美國生活,是庸俗,是偏見,是冷酷,是麻痺,是肥皂泡,脆弱,風稍微大一點就破碎,是一場空,五光十色,是虛假。一個爲了追求眞正的民主自由,想見見美好人生的學生,到那樣一個一切都虛僞,一切都為了金元,一切都爲了利潤的國家,眞要大大的失望和壓惡。
   讓我追述幾件事,證實我的感想。
   我們有五六個同學在西雅圖上岸。一到就有老同學來接。第一個給我驚奇的,是聽他們說那地方對於種族是非常歧視的。說英語的民族最優秀,拉丁民族和斯拉夫民族是次等,猶太人和黃種人是看做三等以下的民族,墊底的是黑人。
   中國學生到了美國,頭一個困難是住處。果然,我們像一羣流浪人,在各處尋找出租的房間,但遇到的,不是對着我們把大門篷的關上,就是冷冰冰的,禮貌的說沒有房子出租。明明看見窗台上放着招租的牌子,但那牌子都好像是在對我們冷笑。
   我們住下來了,是有些人家,因爲他們的貧困,表示了他們對種族的寬大,中國學生算得到了「家」。
   跟着就有禮拜堂的善士們,追蹤而來。要洗刷我們的罪惡,拯救我們的靈魂,圍繞着我們,把我們當作迷途的羔羊,皈依到上帝的面前去。
   在西雅圖三年,不斷受教會的干涉。人們見了我們,第一個問話,就是問我們是否敎徒,進那個禮拜堂做禮拜?我們說:我們不是敎徒,也不進禮拜堂,他們就像遇到了魔鬼,匆匆的避開。他們在敎堂裏談論我們。有一次,請一位敎授夫人來替我們禱告,痛哭流涕的替我們懺悔。我們有什麽罪?我們沒有帶鴉片去,我們沒有在他們的國土上橫行霸道,我們有什麽罪?要他們那樣爲我們担心?
   敎會是美帝國主義最陰毒的武器,他要毁滅人民對自己的信心,破滅你對美好人生的希望,培養你自卑之感,壓伏你的精神,想達到他奴役人類,獨霸世界的野心。
   我們看見他們對待菲律賓的學生,喚他們作兒子,說他們是幼稚的民族,沒有獨立的能力,非要美國政府干涉他們的內政,說等待若干、若干年後,菲律賓人民從幼稚到壯大,才能讓他們眞正獨立。但是這愚蠢的欺騙,欺騙不了菲律賓堅强的人民,看,菲律賓人民革命的威力,一天天壯大起來了。
   最使我憤恨的是看見美帝毒害兒童。兒童是將來的希望,是天亮以前的啓明星,他不應沾染他父親一代的罪惡,然而,他們貪婪的統治者,就怕不能永遠高高的坐在黃金台上,還要把下一代的血肉墊高自己的寶座。所以美國的兒童,從小就受毒化的敎育,表面上是活潑自由,但重重束縛桎梏着他們的靈魂。在敎堂裏敎他們馴服於渺茫的神的權威之下,在學校裏敎他們種族的自傲和仇視異族,大部份讀物是偵探和强盜的故事。我有一個房東的兒子,十二歲就看這些書,看過後,把黑布包起頭,拿着木棒,做出强盜的姿勢,亂嚇人。本來是純潔天眞的小嘴,唱出污穢的侮辱有色人種的歌聲。他們是那樣的蒼白消瘦,吃不飽,父親失業,為了尋找職業,到處跑,聖誕節,他們最重視的節日,都不能回家團聚。美國的資產階級不但使他們過着這樣貧窮的可憐生活,而且還用了卑鄙的誘惑和欺騙的方法,使他們不追求飢餓的原因,反幻想着他們自己,或他們的兒子會一朝變成百萬富翁,但是這個希望只是夢!夢是不會做長久的,受够了欺騙的美國人民正在漸漸地覺醒起來,燃起了他們憤怒的火。
   人人都以爲美國人尊敬婦女,是最高文明的表現。事實呢,婦女只是社會上的點綴。大學女生十之八九是為了爭取資格好嫁有錢的人。虛榮心像污水上高漲的泡沫,對自己的任務是精心修飾,用狡猾的手腕籠絡男人。雖然在大學的建築物上,彫刻着智慧的女神,和平的女神,一切崇高的品質都以女性爲象徵,但是這些彫刻顯得非常寂寞,沒有人理它,徒然做了金元世界的裝飾品。
   大學的男生,求學的目的是為將來的職業。學音樂的學生,問他的志願,只希望將來可以到各處表演,賣座,賺很多的錢。這都是資產階級的文明,金元衝昏了頭腦,把人墮落到卑下的慾望。人格的崇高,莊嚴的生活,創造的快樂,根本不能從他們思想裏產生。
   『看一個國家進步的程度有多高,就看婦女和工人的生活怎麽樣,婦女是否能參加各種崗位上重要的工作,工人能否參加音樂會。』柯藍在看完羅馬尼亞展覽會之後這樣說。說得眞好。蘇聯的婦女和男子並肩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女司機,開動龐大的火車;有女戰鬥英雄在各種生產崗位上,出現了無數勞動模範。美國婦女普遍的工作是打字員,是店舖裏的店員,是小學敎師,在工廠裏雖也有和男子一樣工作的,但不是同等報酬。號稱最高學府如哈佛大學,在我去的時候,不收女生。女人結了婚,奴隸的身份就從此奠定了。經濟是倚靠男人,家庭勞作是堆在妻子的身上,每月由丈夫給她零用錢,變相的工資,婦女服服貼貼的跟着男人,寸步不離,惟命是從。
   我們有一班朋友,組織了一個讀書會,一星期聚會一次,討論和報告。記得每次聚會的地點,總有些麻煩。記得有一次我們是在停車場許多汽車夾縫中間開的。
   我們有一個同學是猶太人,是個年靑的詩人,畢業了,找不到工作。有一天早上在一條街上看見他,他瑟縮在街頭做賣報童子。
   美國有個著名的詩人在威大做敎授,他曾請我們到他家裏去,很親切的談杜甫李白。但是他在衆人中間,就不同中國人講話,如果他和中國人表示友誼,就要被他自己人輕視。
   (節自上海大公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方令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