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皖北蘇北災民杭市設收容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0656
颗粒名称: 照顧皖北蘇北災民杭市設收容站
并列题名: 結合收容與疏散兩種方式已安置難胞一千二百餘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杭州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为照顧皖北、蘇北來杭災民的生活,已在杭州市地區成立收容站一所,結合收容與疏散兩種方式已安置難胞一千二百餘人。
关键词: 杭州市 收容站 災民

内容

(本報訊)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爲遵照省府民政廳指示,結合收容與疏散兩種方式,及時的照顧皖北、蘇北來杭災民的生活,已在本市地區成立收容站一所,至本月二十日為止,已收容災區來杭同胞二九五人,疏散方面至十五日爲止,總計去金華、臨安、紹興、衢州、嘉興、寧波、上饒等地區的有九二一人。
   市收容站的設立,根據省府指示除本市設立一所外,並在嘉興、湖州各成立一所,本市的收容站已於本月十三日在中正橋直街杭州市人民勞動院開始辦公,由該局調派原在北山路十七號遣送難民工作組前往工作,災民到站後,均先予安置並供給膳宿,將患病災民留站治療,一面開始動員他們接受疏遣,去本省各地農村參加生產,使能達到自救互助的目的。避免了過去災民流浪街頭、無依無靠的毛病,同時也使得對災民進行敎育更爲方便。至貧病災民的處理,目前已田市救濟分會撥款一百二十八萬元,同時函請省衛生廳洽撥醫藥,以資應用。
   關於災民的疏散工作,除鉄路方面再度延展四折優待乘車辦法以利疏送外,截至本月十五日為止,由市民政局疏遣至各地的人數計:金華專區二〇六人,臨安專區二五七人,紹興專區三四四人,衢州專區五五人,嘉興專區二二人,寧波專區十四人,上饒二三人,總計九一二人。在處理疏遣災民的過程中間,一面按日每人發給急救糧大米十二兩至一斤,維持他們的最低生活。一面根據自願原則,决定疏散地點,並發給路費每日糧食」斤。(以每日四十華里計算),在通達火車的地方即發給車票,截至本月十五日止,共發出糧款計人民幣四九三九二〇〇元。
   在處理過程中,極大多數的災民都樂於接受疏遣,有的要到去年曾經去過的地方去,因為他們對那邊的情况較爲熟悉,從事勞動生產都有把握,如前月由本市疏遣去紹興的災民陸煥民等四十八人,由當地農會介紹工作後,每日除三餐伙食外,可得二升米的工資,並有棉被衣服照顧,陸煥民最近特地從紹興來杭,迎接留杭的同伴前去。
   同時,各地地方政府對於災民的照顧,也起了一定作用
   ,衢縣於十月二十二日接到省及專署介紹安置的災民七十名後,即全部介紹至浙贛鉄路局金華建築工程隊做挑沙運土工作,生活已無問題;昌化縣人民政府對於災民的處理,一面安置他們打柴,一面發動居民進行互濟,城區白牛鄉的居民自動的捐出了糧食,昌南區和昌西區也有許多拿出自己的苞蘿、糧食來救濟他們:武康縣迴龍村的村長一面替災民介紹工作,並且在兩天動員請災民工作的農家先出工資,以安定他們的生活,並介紹了許多情况,建立了災民與本地羣衆的關係,這些都證明了在人民政府領導下,運用生產自救和互助互濟兩項辦法,是可以解决災荒問題的。
   (金仲良、本報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