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陣營與侵略陣營力量的對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10344
颗粒名称: 和平陣營與侵略陣營力量的對比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1月22日,当代日报刊登的和平陣營與侵略陣營力量的對比。
关键词: 和平陣營 侵略陣營 對比

内容

以蘇聯爲首的世界民主和平陣營底力量,是大大超過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底力量:
   首先,蘇聯、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底人口,是多於大西洋聯盟國家底人口。大西洋聯盟十二個國家底人口只有二億七千萬。再加上其他小嘍囉國家,人口至多也不過四億。蘇聯和東歐諸人民民主國家底人口,已有三億三千五百萬。再加上中國、朝鮮、越南、外蒙古諸人民民主國家,則在八億五千萬人以上。而且,殖民地半殖民地底人民是屬於反帝國主義陣營的。從人力這一點來看,帝國主義集團是佔絕對劣勢的。
   第二,美國與它底諸附庸國家底地理地位,並不是合在一起,而是分散的,有大洋相隔。這就使它們易受打擊,而且發生了供應交通綫的問題。帝國主義集團如果發動了世界大戰,進攻蘇聯、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它們要防守從日本海到波羅的海、包括歐洲、非洲、亞洲三大洲的這麽長的防綫,是不可能的。而且,美國與歐洲隔着三千多哩的大西洋,與亞洲隔着五千多哩的太平洋。在過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爭主要是別國在打,兩個大洋保證了美國不受戰爭底破壞,而乘機發戰爭財。可是,美帝國主義者如果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一次戰爭,帝國主義陣營是要美國出主力,那末,兩個大洋的隔離,就增加了軍隊和供應品底運輸困難了。而且,由於遠距離的轟炸機以及其他的新武器底發展,使兩個大洋已不能像過去一樣地保證美國免遭戰爭底破壞了。
   蘇聯、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底情形正相反;這些國家在地理上是相連接的,(只有阿爾巴尼亞是例外,但距離也不遠),背緊靠着背,橫貫歐亞大陸。較短的防綫,較短的交通綫。這在戰略上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第三,以美國爲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內部是充滿着矛盾。帝國主義之間爲着爭奪勢力範圍和殖民地之鬥爭,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諸帝國主義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而日益劇烈。英、法、荷、比等帝國主義底實力在戰後大大削弱,它們所已保有的龐大的勢力範圍和殖民地,已與它們底實力不相稱。在戰後相對力量增加了的美帝國主義,爲要按照實力對比重新分割勢力範圍和殖民地,首先攻擊英、法、荷、比等國底陣地,尤其是英國。對英貸款、馬歇爾計劃、國際貿易協定、歐洲支付同盟、舒曼計劃,大西洋聯盟、歐洲集體軍隊等等,都成為美帝國主義壓迫英帝國主義,使它淪爲美國底附庸之工具。英、法、荷、比等帝國主義爲着保持其既得的勢力範圍和殖民地,拚命抵抗美國底進攻。雖然由於實力對比懸殊,英、法、荷、比不得不向美國獨占資本開放它們底勢力範圍和殖民地,眼睜睜地看着美國勢力侵入,美國勢力越擴大,英、法、荷、比等國底帝國主義的利益就越受侵害,它們之間的矛盾也越發尖銳化。至於美國企圖重新武裝西德和日本,也引起了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在上次世界大戰中曾經遭受希特勒和東條的蹂躪和威脅的許多國家底人民,堅决反對西德和日本重新武装,這就迫使法國、菲律賓、澳洲,等國民政府不得不對美國底主張提出異議。不僅美國與其附庸國家之間存在着尖銳矛盾,附庸國家之間也存在着尖銳的矛盾。而且,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也存在着尖銳矛盾,所以帝國主義陣營內部是不團結的,是互相爭奪、互相忌猜的。
   相反地,以蘇聯爲首的世界民主和平陣營內部是親密團結的。蘇聯幇助人民民主國家從事經濟建設,人民民主國家也相互幫助。例如,蘇聯與中國訂立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了關於中國長春鉄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關於貸款給中國的協定,關於新疆三個中蘇合辦公司的協定,專家協定,貿易協定等等,這些協定加强了中蘇兩國的親密的兄弟關係。蘇聯、中國、與其他人民民主國家是相互幫助、親密合作、同心同德。團結就是力量!
   第四,帝國主義陣營中每一個國家底內部是充滿着矛盾的。資本階級與勞動階級之間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資本階級內部也存在着矛盾,獨占資本與中小資本之間的矛盾,甚至獨占資本之間,也還存在着矛盾。資本家要擴張軍備,要挑起世界戰爭,因爲擴張軍備,他們底工業生產品——尤其是與軍備有關的重工業生產品就有國家這個可靠的大主顧來購買,銷路沒有問題,經濟恐慌可以推遲,利潤可以增加,他們可以大發戰爭財。可是,擴張軍備和挑起戰爭,却加重了勞動人民底租稅負担,並引起了通貨膨脹,因而使勞動人民底生活惡化,而且年靑的勞動人民要被迫當砲灰。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中的勞動人民,爲着他們底切身利益,反對其本國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剝削,更反對資產階級底侵略戰爭政策所給予他們的禍害。這些勞動人民被迫穿上軍裝,也不願爲資產階級底利益而賣命,因此,他們底戰鬥意志不堅决,他們底戰鬥力不強。美國軍隊在侵略朝鮮戰爭中,表現如此;法國軍隊在侵略越南戰爭中,也表現如此。
   相反地,在社會主義的蘇聯,階級剝削制度早已廢除,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軍隊是人民自己的軍隊。蘇聯國內沒有階級矛盾,全國將一致爲保衛社會主義的成就而給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在人民民主國家,實現了以無產階級為領導的人民民主,全國人民也將一致為爭取和保護本國底獨立與領土主權底完整而進行自衛戰爭、民族解放戰爭。總而言之,蘇聯與人民民主國家國內是團結一致的,全國人民將爲保衛他們已得的革命底果實而進行堅决的鬥爭。戰鬥意志是高昂的、戰爭力是强大的。
   第五,帝國主義陣營在今天雖然生產有較多的鋼鉄,雖然工業生產較多。但單靠生產是不能取得勝利的。中國抗戰底歷史,證明了這一眞理。日本雖然比較中國有較高的工業生產能力,最後還是失敗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底歷史,也證明了這一眞理。當時國民黨匪軍雖然佔有工業城市,雖然有美國所供給的用不完的新式武器,而最後還是給人民解放軍所消滅了。道理很簡單,戰爭不單靠武器,主要地是要有足够的、善於使用這些武器的人力。如果沒有足够的人力,無人使用的武器只是剩餘軍用物資。就使有了使用這些武器的人力,如果他們底戰鬥意志不高、戰鬥力不强,他們將成為武器輸送隊,把武器白白輸送給對方。因此,就使帝國主義陣營在美國挑動世界大戰的初期有較高的工業生產能力,有較多的鋼鉄,也並不足畏。以蘇聯為首的民主和平陣營,有足够的工業生產能力來生產必要的武器,有足够的人力來使用這些武器,而且,戰鬥意志高昂,戰鬥力强大,作戰經驗豐富的軍隊還能够奪取敵人底武裝來加强自己武裝。江
   美帝國主義挑動世界大戰之後,戰爭形勢的變動,就會改變工業生產能力底對比。例如,帝國主義陣營在西歐如果打了敗仗,西歐各國如果發生了革命,等等,使帝國主義陣營底工業生產能力大大減少,而民主和平陣營底工業生產能力大大增加,民主和平陣營因而在物力上也能佔優勢。
   至於美帝國主義所吹噓的新式武器,包括原子彈在內,只能嚇唬神經衰弱者。美國所有的新式武器,蘇聯也會有。帝國主義陣營如果用原子彈炸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帝國主義陣營各國也要挨原子彈轟炸。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從畢茨堡(美國鋼鉄業中心)到莫斯科的航程,與莫斯科到畢茨堡的航程是一樣長。相反地,由於美國工業底集中,原子彈轟炸對美國的威脅比對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威脅更大。其他新式武器,是不能單獨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兩方都有了新式武器,其作用更小了。
   研究了上述五點,就可明白我們爲什麽堅决爭取世界民主持久和平,但在瘋狂的戰爭販子挑起世界大戰場合又並不懼怕。
   我們有反對世界戰爭的决心,始終堅持和平政策。我們堅持和平,因為我們不怕和平。美帝國主義却害怕和平,所以它加緊準備世界戰爭,企圖挑動世界戰爭。如果美帝國主義敢於發動世界戰爭,這意味着世界資本帝國主義整個體系底滅亡。我們有勝利的信心。(摘自「中國靑年」)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福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