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高原上的開路先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8565
颗粒名称: 康藏高原上的開路先鋒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1月2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康藏高原上的開路先鋒」,讲述了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部隊和工人弟兄們,在支援進軍西藏和建設祖國的號召下,發揮了高度的革命熱情,克服了無比的艱苦,勝利地完成着修築任務。
关键词: 康藏高原 開路 先鋒

内容

西康的東部,是屬于向稱「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的一部分。這裏有橫斷山脈的主脈大雪山縱貫南北,拔海三千二百多公尺的二郎山和拔海四千七百多公尺的折多山聳峙東西。在這長年積雪的山巒間,有許多湍急的河流,和無數深深的峽谷。在大雪山的西面,還有一片廣闊的水草地。川康、康靑兩條公路,就爬行在這雪山草地的高原上。
   從前,這雨條公路,只是存在於地圖上的紅綫,根本不能通車。而今,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部隊和工人弟兄們,在支援進軍西藏和建設祖國的號召下,發揮了高度的革命熱情,克服了無比的艱苦,勝利地完成着修築任務。
   一、削平二郎
   山
   西康東部流傳着兩首民謠,形容二郎山的險惡和困難:「二郎山頂分世界,山東邊陰雨山西邊寒。」「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破頭,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學狗爬。」
   但是,儘管是大雨滂沱的早晚,或者是雲霧瀰漫的中午,一個月中很難見到五、六次太陽,却阻擋不了人民解放車的堅强意志,工兵們堅决地提出:「不把二郎山鏟平不下山。」白天,他們冒着雨霧,在懸崖絕壁的泥濘中不停地工作着。晚上,他們就在雨多地溼的山谷中搭起的帳篷裏休息,睡在自己砍來的木頭上。山上空氣稀薄,飯很難煮熟:有的人流出了鼻血,還不肯放鬆手中的工具。在冷風霑雨中,工兵們熱情奮發,每天工作到十二小時以上。二郎山就這樣被人民解放軍征服了。
   二、向原始森
   林搏鬥
   在搶修橋樑、涵洞的工程中,採伐木料也是一件艱巨的任務。工兵們要到二十多里甚至一百多里遠的深山裏去採伐木料。他們砍倒了一根一根的大樹,再將大樹變成木材,用來架成橋樑,修起涵洞。
   有一天,工兵們某部接受砍伐竹崗山上的原始森林的任務。竹崗山,和二郎山迎面對峙,山頂插人雲端,山區荒無人跡。山脚下的老白姓告訴戰士們說:「山高無路,從前國民黨上去看過一次,又空手下來了。」但在人民解放軍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工兵們提出了響亮的口號:「路要由我們來開,有困難大家想辦法。」
   工兵們披荆斬棘,開出了路,爬上了嶺,參天的大樹上糾纏着稠密的籐羅,連大風都吹不透。在地裏腐朽的動物植物發出逼人的臭味。樹林裏的旱螞蝗水蛭)鑽在腿上吸血。山上空氣稀薄,呼吸都感到困難,動一動就滿身大汗,休息下來又得穿棉衣。好樹都長在懸崖絕壁上,連站脚的地方都沒有。工兵們就用綁腿拴住腰或兜住身縣在樹枝上動手砍伐。在這樣艱苦的情况下,大樹成排地被工兵們砍倒在山谷中,野獸被驚得四處奔逃。共產黨員宋培德在這樣艱險的工作中獻出了他的生命。全體戰友們終於完成了伐木任務。
   三、征服了大
   渡河和草
   原
   紅軍長征時搶渡過的天險大渡河上的鐵索橋,不能載負今天這樣龐大的運輸。河寬一百七十公尺,澎湃的急流,不但架橋十分困難,連木船也不能行駛。但工兵們一定要架起一座浮橋,讓運輸的汽車和進軍的隊伍迅速通過。工兵某部一營召開了「諸葛亮會」,經過了十一天的試驗,終於架成了可以載重的浮橋。
   渡過大渡河,沿康靑公路西行還要經過約一百公里寬的一片草原。草原的地質是鬆軟的泥沙,汽車走在上面要陷進一尺來深。到了雨季,人畜通過都有陷落在泥淖裏的危險。要在這個水草地上修築一條堅實可行的公路,困難是難以想像的。但是,這困難在人民解放軍面前又被克服了。他們除提高路基、多築涵洞,修好排水溝、增強路基抗載力外,在許多泥陷地帶,打梅花樁,塡鵝卵石,鋪上木料和車道板。架成了「旱橋」。羣眾的智慧戰勝了困難,汽車從橋上馳過泥沼的草原。
   四、沿着大路
   向着西藏
   進軍
   工兵部隊和工程人員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和驚人的智慧,出現了極多的創造、發明,順利地完成了修築任務,使得支援進軍西藏的龐大運輸隊和雄壯的進軍隊伍,在這條公路上源源不斷地前進!
   在長年積雪的折多山和二郎山上,在罕無人跡的雪海裏,人民的工兵們架設起了房子和帳篷,成立了許多掃雪隊,爲着前進的隊伍清掃進軍的道路。汽車的行列,人的隊伍,就經過他們身旁向西藏進軍。
   荒涼的死寂了多少年代的康藏高原,它的脈搏已開始跳動了。沿途的藏族、彝族和漢族同胞,喜悅地目送着自己的軍隊從這條路,走過。這兩條公路,給各族人民帶來了新生。人民解放軍在康藏高原寫下了偉大的歷史詩篇!(新華社重慶一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慎應
责任者
王世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康
相关地名
康藏高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