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省棉花收購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8269
颗粒名称: 浙省棉花收購工作
分类号: F329.0
摘要: 1950年10月30日,当代日报登载了1950年浙江省棉花收購工作的開展情況。
关键词: 浙江省 棉花 收購

内容

浙省棉產區分佈頗廣,幾達四十餘縣,但大都集中於杭州灣沿岸各縣,其中產量以餘姚、寧波最多,□、紹區次之。抗戰以前全省皮棉產量經常在四工萬担以上,由於連年戰亂農民生活困難、致產量銳減,據實業廳統計:一九四九年皮棉產量僅一八三·四五〇担。
   今年浙省棉產由於雨水調勻,尤其是在民政府正確領導和大力貸款貸肥,扶助主產,與農民自身的努力下,普吿豐收;不僅品質提高,且產期亦較往年提早了半個月,□畝可產皮棉二十二斤以上,全省植棉達一百零四萬八千畝,據花紗布公司估計產量當在二十五萬担左右(其中寧波區佔達十二萬担上下),較去年增產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這不僅對防織工業原料的供應,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且對爭取國家財經的好轉,也起了定的作用。
   花紗布浙江省公司根據華東區公司的指示,及時在省內有計劃有步驟的展開收購工作,次第在杭州、寧波、在山、紹興、餘姚、平湖等地設收花站一包括代收站)共三十四處:於八月中旬先後開始收購。
   浙省花紗布公司正確掌握了三方兼顧的價格政策,在這二個月的收購過程中,收購價曾數次調整,以杭州爲例:八月中旬開始收購時,細絨每担爲八六五·〇〇〇元,粗絨爲六七五·〇〇〇元、至目前止,細絨提高爲九十三萬元,粗絨爲七四一·〇〇〇元,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是在逐步縮小中。
   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佈的棉糧比價,本省在產區初級市場,一般要保持中等細羢一比七·七至八·五斤以的棉粮比價,但今年本棉(粗絨)因質好□□多、價高,又加以粗紗銷旺,私商不擇手段,不分品質,下鄉爭購,致造成粗,細絨價格比例不大合理,從開始收購起,粗絨市價一直高出牌價白分之五至百分之七,在這一點上,使國營貿易公司掌握價格上發生了困難,爲了不盲目跟隨市價,以致掌握粗絨的數量也較少。
   花紗布浙江省公司在省內設站大力收購以來截止十月二十日止,已收皮棉八萬餘担,內細絨佔百分之八十,粗絨□佔百分之二十,中於收購牌價公道,農民前往投售者頗爲踴躍,一般情况是良好的,今年德字棉收成不如本棉,銷路亦較爲呆滯私商□不收,政府爲了保護棉農收益,以利農業生產起見,所以儘量予以收購,國營公司收購量佔上市量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一般棉農反映較好。
   其次,政府爲了貫澈公私兼顧政策,進一步搞好公私關係,使私商下鄉收購,能獲得合理的利潤,在收購計劃中讓出巨大的數量(政府計劃收皮棉二十萬担,佔總產量五十七强)給私商去經營,例如今年粗絨銷路好,一般紗廠都需要粗絨,除本省外,還遠銷至閩、廣,尤其是上海,故販運者頗爲踴躍,杭、紹、蕭地區租絨皮棉籽棉,私商收購量較國營公司爲多。
   但在收購過程中,部份地區秩序幷不大好,如餘姚各收花處,因收花秩序混亂,黃牛扒手乘機活動,棉農爲了排隊等號影響生產時間,收花時間延長主二十小時,但由於棉農投售者逐日增加,雖委托合作社代購,擁擠現象仍然未能解决。
   造成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下列幾點:㈠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低,人手少,衡量器缺少,收購工作還不够深入,直接面向棉農。㈡棉農思想上有顧慮。怕遲賣吃虧,以致爭先恐後。㈢由於出售棉花價値在二十萬元以上而無當地鄉政府以上機關證明者,需繳行商稅,因此農民出售棉花,數量上非常零星,最少的只有一斤,百斤以上者不多,但另一方面,每天總收購數字非常可觀,如杭、紹、甬,每日收棉一千担左右。
   公司當局針對上述情况,除加强向農民宣傳敎育外,並擴大委托合作社代收,與委托部份私商收購,其次充實幹部,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簡化手續,通過農會,鄉政府組織農民集體出售等。如餘姚收棉站,收花秩序是省內最混亂的一區,雖號碼一天增發至一千三百餘張,但仍有好幾百人沒有領到,黃牛異常活躍,號碼證每張出賣三千至一萬元不等。但自他們以鄉爲單位,組織售棉檢查委員會,□取集體出售辦法以後,收花秩序已開始好轉,其他地區的收棉工作亦大都均已逐步走向正常。
   但在配合供應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政府爲了要穩定產區物價,達到投放回籠相結合的目的,並適應農民秋收後日益高起的購買力起見,中糧省公司及百貨公司配合花紗市公司在棉產區以廉價供應粮食及日用必需品,但由於供應品值及數量還不能完全適合農民的要求,因此發生了許多問題:例如棉農大部需要粮食佔百分之八十,而中糧公司供應只百分之三十,且經常脫節,如寧波等地棉農不惜一斤棉與私商換六斤大米,這不僅棉農吃虧不少,而日影響棉糧的不合理比價,同時也影響了收購任務。
   造成這種情况主要是缺乏調查研究,同時說明了國營貿易部門的工作還沒有完全面向廣大勞動農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郁建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