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苧蔴供不應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7768
颗粒名称: 穿山苧蔴供不應求
并列题名: 蔴農信心提高計劃擴大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0月2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穿山苧蔴的產地、收割期、繁殖和用途等。
关键词: 苧蔴 鎭海縣 蔴農

内容

(本報鎭海訊)鎭海縣穿山一帶,是全縣唯一的苧蔴出產地。穿山農民種蔴已有百餘年歷史,在抗日戰爭前,穿山蔴產相當可觀。但在去年植蔴季節,由於殘匪盤踞舟山羣島,鎭海沿海時遭匪機轟炸,蔴農無法精耕細作,以致蔴地荒蕪了一年。據蔴農說:「苧蔴荒了一年,只有剷掉老根,從新種過,才會恢復茂盛起來」,如今穿山(指山名)漫山的苧蔴地,只有一百五十餘畝光景達到豐收,每畝約收百斤左右。
   苧蔴的收割期是有一定的,農諺云:「頭蔴五月端午節;二蔴七月七;三蔴九月重陽節「就若不掌握這三個收割期,會影。響次期的收穫量。
   苧蔴的繁殖,都採用分根法;春冬二季,各分根一次,種根種下之後,每年要做到割、削、壅,「三勤」。每季都要削草一次,施肥一次。每畝每年約需壅上人肥十六担左右。每畝一年削草、施肥,要化人工九工(折米人工每工七斤,人糞肥每担一升半。)蔴農除慣用糞肥外,垃圾、頭髮、亦可充作肥料。種蔴的成本,估計起來每畝加工施肥約需十二、三萬元之譜。
   苧蔴主要的用途是製魚網及蓆筋;在廣東的苧蔴可以製香雲紗。今夏因寧蓆暢銷,舟山漁業復甦,本地需要甚殷,苧蔴一時供不應求,已使蔴農生產信心倍增,準備擴大栽植面,迎接明年增產計劃。【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鎭海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