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餘私營廠展開生產競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7649
颗粒名称: 北京十餘私營廠展開生產競賽
并列题名: 事前曾經過勞資雙方協商成本減低雙方收入均增加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7月以来,北京市十餘家私營工廠先後開展了生產競賽,提高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关键词: 私營 工廠 競賽 數量 質量

内容

(本報訊)據新華社北京二十三日電:京市十餘家私營工廠目七月份以來先後開展了生產競賽,提高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各厰生產競賽是在工會領導下本着勞資兩利的原則,經過勞資協商以後展開的。各厰勞資雙方取得的協議的主要內容是:㈠實行超額獎勵或計件累進工資制度。㈡勞方保證達到一定產量質量的標準;資方保證供應一定質量的原料和機器零件等。競賽展開後,各厰工人都自覺地加强勞動紀律,改進操作方法,節約原料。華東織染厰「八一」布的月產量就由五、六、七月平均每人每月織四十疋提高到五十七。二疋,因此該廠八、九兩月產量都超過原計劃。該廠次布率也由過去每月的百分之十三·六,降低到九月份的百分之一·六二。該厰的生產成本已開始降低。如織藥布每疋生產成本(除原料費以外)就由十五斤小米降低到十三·四斤。
   在競賽中,各廠經勞資協商,開始建立了一些基本制度,改變了過去生產管理鬆弛的現象。
   由於開展競賽後生產提高,資方利潤和工人工資都有增加。華東織染厰資万八月份純利就比競賽前的七月份增多百分之六十。該厰工人工資因實行計件累進制,八月份比七月份工資增多百分之二十到四十。
   在競賽中,個別工廠曾發生過一些偏向。如有的資方希圖以延長工時加强工人勞動强度來多獲利潤,不了解生產競賽應建立在生産管理的合理化、改進技術、改進操作方法的基礎上。有的工人沒有正確認識競賽在私營企業裏也應該是經常的勞動方式,也是單純希望眼前多得報酬,因而爲追求生產超額而突擊加班。還有個別工厰爲了增加數量而忽視了質量。這些缺點有的已經糾正,有的還有待在今後競賽中認眞克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