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劇的故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7537
颗粒名称: 在越劇的故鄉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0年10月2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越劇的起源地嵊縣的文章。
关键词: 越劇 起源地 嵊縣

内容

越劇的起源地,一般人都以爲是紹興;實際則在嵊縣。這和「金華火腿」產東陽的情形,有些相像。
   越劇的原始形式是很簡單的。在夏夜瓜棚之下,農民利用本地的語音,歌唱着自己的感觸,句子都是押韻的。後來被比較閒暇的人編織起故事,配上胡琴、拆板(用兩塊木板綴成的)和篤鼓。(所以越劇也稱做的篤戲。)嵊縣人叫它爲「小歌」,大槪是因起先場面「小」而得名的。
   最初「小歌」的內容,是含有對社會不滿或感傷性的。農民在地主們的剝削下,當然决不會歌頌那些壓迫目己的人的,也不會有像「私訂終身後花園」這種閒情逸緻的辭調的。
   在淸末的時候,當舊曆正月初,一般生活困難的人,二個、三個,多至十餘個,結隊到富有人家的客廳裏唱一齣「小歌」。這「小歌」大都是「升官發財」之類的祝賀辭。本來很吝嗇的地主們,為了忌諱,為了在新年要「萬事如意」,所以對這些「客人」是很客氣的。歌唱後的報酬是年糕或粽子。「小歌佬」在正月的收入是很可觀的;為了生活,為了迎合地主們的心理,小歌的内容也因此更改了原來的模樣。
   「小歌」的内容能迎合當時有錢人的心理,又因爲語調容易懂,所以流傳漸廣形式也由少數人歌唱,發展到由師傅招收村子裏十多歲的姑娘來排演。在農村經濟極度困難的時候,貧苦人家的孩子,學了三、四個月,大都就可以上台預演,(嵊縣人叫做穿紅台,意思是穿着紅綠的戲衣上台。)這在當時也是一條求生之道。
   「小歌」贏得了廣大的觀眾,在正月裏,在迎神賽會的時候,在村子裏宗祠修宗譜的時候,或是地主們做壽生兒子的時候,本來都要演「京戲」或「大戲」(就是紹興戲)的,可是後來漸漸被「小歌」代替了。京戲、大戲,實在太難懂。而不容易接受呵!「小歌」也漸漸向外發展了,在滬杭等大都市中,同樣地贏得了廣大觀衆,被人稱爲越劇。在劇藝界中佔了不小的地位,也產生了不少名藝人如筱丹桂、姚水娟、袁雪芬……但她們的出身都是很貧苦的,她們的一生經過也都有一部血與淚的鬥爭史。因爲在過去的社會中,「戲子」是被視為最低賤卑鄙的一種人。
   在抗戰前的幾年中,據本縣的郵局、銀行的統計,嵊縣人從外鄉匯款回家最多的人就是越劇藝人。因爲越劇的在滬杭一帶風行,賺錢比較容易,何况她們□都是從苦中過來的人,即使在都市中也大都是省吃儉用的,因而大都有餘錢匯到家中去。也因爲這樣,使留在家鄉無法生活的人眼紅了。一時,窮苦人家確有寗願生女不生男的念頭。
   越劇藝人在嵊縣每個小村落中一批一批的訓練出來了,可是,她們一「穿紅台」之後,都不願留在家鄉,家鄉不能像外鄕那樣容易賺錢呵!所以留下在嵊縣的名藝人是沒有的。像袁雪芬等也是到滬上才聞名的。
   當嵊縣剛解放的時候,越劇在嵊縣文工團創導之下,曾經演出過「王貴和李香香」,越劇第一次以新的内容演出,得到了廣大的勞苦人民的愛好,嵊縣縣立中學學生在一九五〇年元旦的慶祝晚會上也演出了「紅燈記」,本縣文工團在去年十月間赴紹興改編為十區地委魯迅越劇團,在紹興曾經演出過「祥林嫂」,「紅燈記」等新越劇。
   嵊縣人民文化館在大力開展劇運,發動留在嵊縣的舊藝人,進行改造。在七、八月間曾經排演過「牛郎織女」,「嫁衣恨」,雖然演員的技能比較低,化裝與佈景也不能使人滿意,但能在舊的基礎上,創造新的經驗,使含有封建性極濃厚的舊越劇,走上爲工農兵服務的新方向是可喜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葉風
责任者
筱丹桂
相关人物
姚水娟
相关人物
袁雪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嵊縣文工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紹興
相关地名
嵊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