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糧價低布價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7090
颗粒名称: 為什麽糧價低布價高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10月16日,出版的「時事手册」第一期,載有楊波所作「爲什麽粮價低布價高?」的專文一篇。
关键词: 工業品 晨業品 價格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六日電)今日出版的「時事手册」第一期,載有楊波所作「爲什麽粮價低布價高?」的專文一篇,全文如下:
   近兩月來由於全國各地秋粮的大量上市,廣大農民購買力的開始提高,各種工業品的暢銷,工商業經營情况的顯著好轉,物價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就是:粮價下落,工業品價格則表現穩定且略有上升工業品與農產品的交換差額隨之擴大。以全國十個大、中城市(上海、天津、漢口、長沙、濟南、鄭州、西安、太原、石家莊、保定)八月底與六月底棉紗、棉布與粮食、棉花的交換比價比較,平均擴大了百分之〇·九到百分之十六·七。以滬、津、濟南、太原四城市抗戰前一九三六年與今年八月份比較,紗與粮的交換率則擴大了百分之十三至六十四,布與粮的交換率擴大了百分之四十三至七十三。粮賤布貴的問題,已經成爲目前廣大農民所迫切關心的問題。
   爲什麽工業品貴了,晨業品便宜了呢?客觀情况已有變化
   如果與抗戰前比較,我們必須認識客觀情况已有下列變化:㈠十餘年的戰爭,使全國的工農業生產事業均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工業生產所遭到的破壞又較農業爲重。在目前我們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較之工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比較容易。今年農產豐收,對於農產品價格的跌落自然亦有一定的影響。㈡爲着保護本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防止舶來品的競爭,凡本國可以出產並能自給的工業品,雖較舶來品成本高,售價貴,但我們也必須提倡使用本國產品,禁止該項舶來品的進口;凡本國可以出產但目前尚不能完全自給的工業品,我們則採取高稅進口的政策,提高其進口成本,以保護本國工業的發展。這也是目前工農業品交換比價較之抗戰前擴大的原因之一。㈢有許多工業品目前的生產成本與出售成本,亦較抗戰前增加了。以紗、布爲例,抗戰前棉紗的出廠統稅,約合當時紗價的百分之五左右,而現在我們的棉紗貨物稅,則由於政府財政困難,而不得不按紗價的百分之十五徵收。目前全國紗廠的開工時間及紗錠運轉率,一般亦皆較戰前降低了;此外目前長距離的棉花調運(如調西安、臨淸的棉花供應上海之用),對紗、布生產成本的增高,亦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因素使平均每一疋布的價格,即較戰前增加約五十斤小米左右。㈣目前各地區之間交通尚不十分暢通,城鄉之間舊的一套商業組織已被破壞,新的商業網尙在初建,許多工業生產的經營管理尙不合理,這對目前工農業品交換比例的擴大,亦有一定的影響。最近差額擴大原因
   以上是目前工農業產品價格差異較抗戰前擴大的主要原因。近幾月來,工農業品價格差異又擴大了些。這是由於:一方面是農產品大量上市,工業品的暢銷季節到來,加以某些由國外進口的工業器材近來進口量減少,因之糧、棉價格季節性地下落,工業品價格季節性地上升。這種情形是符合物價變化的客觀規律的,這種季節性的物價漲落規律,今天我們不可能亦不應該完全消除。另方面,今年全國各地粮食豐收,秋粮大量上市後,因廣大農民急於售粮換購其他生活及生產資料,我國營粮食公司雖規定有較爲合理的粮食牌價,但因未能及時大量收購,以致許多地區粮食市價落到牌價以下,這對廣大農民是不利的。
   工農業品交換比價的擴大,是否是今年新出現的問題呢?不是的。過去十二年的戰爭當中,工農業品的交換比價是一直在擴大着,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蔣管區及日寇統治區,有些年份工農業品交換比價,比目前更爲嚴重,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也罷,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汪精衛僞政府也罷,是根本不關心這些問題的。現在人民民主政府與他們相反,是關心人民利益的,所以近兩個月來所發生的工農業品交換差額的擴大的現象,已引起各地政府的嚴重注意,並已開始採取各種有效辦法在改變這一狀况。周總理在慶祝國慶節的幹部大會上「爲鞏固和發展人民的勝利而奮鬥」的報告中,已明確指出:「最近因為夏秋季的豐收,和由外國入口的某些物資的減少,農產品和工業品的差價有些增大,中央人民政府正在設法調節,以免農民和一部分以粮食計算的工資生活者的生活受到影響」。調節比價兩項措施
   如何調節目前工業品與農產品的交換比價呢?各地政府現正採取下列兩方面的措施:
   首先是大力穩住糧價,提高市價到接近牌價。為此,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已指示各地貿易機關,大量收購糧食,迅速改變糧食市價遠低於牌價的不合理狀况,以防穀賤傷農。這一措施執行的結果,近半月來各地糧價不但已停止下跌,而且市價已開始回升,牌價與市價已逐漸接近。以十月五日與八月三十一日十個大中城市(同上)的糧食市價比較,現已平均回升了百分之十五·四。這對調整目前工農業品的交換比價,是一有效的措施。
   其次是穩住紗布價格,並在保證紗,布生產者及運銷者的一定利潤的原則下,予以適當的調整。這一措施也已見諸實行。如十月五日與八月三十一日十個大中城市(同上)白細布的價格變化比較,每疋現已降低了五壬元到一萬元。現已開始收到效果
   當然,要繼續縮小工業品與農產品交換中的剪刀差額,其基本關鍵還在於:充分提高各種工業的生產力,增加工業品的生產量,並改善工業的經營管理,以達減低工業品生產成本的目的。但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在目前來講,適當的提高粮價(首先以達牌價為準),穩住並適當的調整紗、布的價格,則是調整當前主要工農業品交換比價的切合實際的有效措施。此項措施開始執行的結果,已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部分工農業品的交換差價,已開始縮小。以漢口、長沙、濟南、石家莊、西安、太原六個內地大、中城市十月五日與八月三十一日的粮、布交換比例計算(市價),現已平均縮小了百分之一六·八。試看下表:六個內地城市十月五日與八月三十一日每疋布換粮食數量變化比較表:
   註:㈠交換量為市斤;
   ㈡布為十二磅白細布㈢粮食:漢口、長沙爲大米,西安為小麥,其他爲小米。
   從上表所列各地十月五日與八月三十一日布、粮交換比例的變化中,可以看出其交換比價的差額,已在開始縮小。當然,由於目前與抗戰前的各種主客觀條件並不完全一樣,要想使今天的工農業品交換比價,一下子恢復到戰前的標準,則還是不可能的。此點我們必須向廣大農民解釋淸楚。但我們可以相信:經過政府合理地掌握工農業品的價格,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及逐漸減低工業品的生產成本,今後工農業品的交換比價將會逐漸縮小,則是毫無疑義的。這也正是我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區別於舊中國經濟制度的重要標誌之一。(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波
责任者
楊波
相关人物
汪精衛
相关人物
周恩來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國營粮食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漢口
相关地名
長沙
相关地名
濟南
相关地名
鄭州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太原
相关地名
石家莊
相关地名
保定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