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後的土地,為什麼准許自由買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6981
颗粒名称: 分配後的土地,為什麼准許自由買賣?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0月16日,当代报登载关于分配後的土地,為什麼准許自由買賣的文章。
关键词: 土地 自由 買賣

内容

今後農民土地的獲得,是由於實施土地改革,人民政府分配給他的,他原來是沒有土地的。旣然土地的來源,並不是農民自己購買的;那末,爲什麽准許自由買賣呢?
   先述土地私有制的意義。
   土地准許自由買賣,是根據私有的原則而產生的。土地的私有與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的。私有如果不得自由買賣,那就失掉了私有的意義與價値。所以自由買賣是構成土地私有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的條件。新民主主義社會在一定階段上准許土地自由買賣,就是保護這種土地私有制度的。
   我們研究一下,歷史曾經實行過的私有制度,大約有三種形態。那三種形態?古代社會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這三種形態之中,不管是那」種,都以剝削剩餘勞動爲基礎的。雖然剝削的程度上或有輕重的差別,但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所以,這種私有制度是不合理的。現在,土地改革就是澈底消滅這種不合理的土地私有制度。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種私有制,它與前面所說的歷史上的三種私有制度有着本質上的不同,這是一種新的創造,這是一種新式的私有制度。
   為什麽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是新的創造呢?
   第一點理由:這種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既不是共產主義的,也不是社會主義的,而是新民主主義的。新民主主義的土地改革,是以「耕者有其田」的實現爲主要目標。毛主席論土地問題:「孫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主張,是目前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時代的正確主張。」這種新民主主義的土地制度,非但容許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而且也容許自由經營、買賣與出租的。
   第二點理由: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就是把土地從封建地主階級手裏奪取回來分配給農民所有。這一轉移,首先是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與消滅了封建剝削階級。勞動者既然做了土地的主人,勞動與生產資料的所有之矛盾不再存在了。這種土地制的實行,必然進一步促成全國人民的更團結、促成民主政權的更鞏固,這又保證了任何剝削制度的殘餘,將由逐漸減少而至於全部消滅所以說,這種農民土地的私有,是新式的私有,是新的創造,是合理的、好的。
   這種新創造的新土地制度是不是適合於現階段的新中國呢?
   先從發展農業生產來說——農民要求土地是整個農民階級三千年來的主觀願望,這種主觀願望是生產力客觀發展的反映。因為封建土地制度,使農民失盡土地、受盡剝削、過着牛馬的生活,由於農民生產情緒的低落,生產力受到很大的阻礙;因此,現階段的土地改革,不能立即提到社會主義的階段,必須有一個過渡的社會形式,即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新民主主義的新土地制度——農民土地所有制,爲的是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生產情緒,達到發展農業生產的目的。這種土地農民所有制是必然的而又是必要的一種新制度。
   再從發展工業生產來說——發展農業生產,其目的是為工業化開闢道路,毛主席論土地問題:「耕者有其田是把土地從封建剝削者手裏轉移到農民手裏,變爲農民的私有財產,使農民從封建的土地關係上獲得解放,使農業從舊式的落後的水平,進到現代化的水平,從而使工業獲得市場,造成了將農業國轉變爲工業國的可能性。」這是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這個目的有兩方面的意義:消極的意義是消滅封建剝削,解除農民痛苦;積極的方面是挖掉中國社會的窮根與病根,使農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使農民的生產物能用之於擴大再生產□農民生活改善了,農民的購買力隨之提高了,因而促進工業的發展,使工業生產品有廣大的農村市場,並且從農村中可以源源不絕的購得巨額的原料,供應工業上的需要。土地改革的目的,完全爲促使農業的現代化與國家的工業化,不得不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實行農民所有的土地制度。第一四一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孫中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