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綜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6959
颗粒名称: 一週經濟綜述
并列题名: 政府致力縮小剪刀差私商開始聯營土特產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10月16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一週經濟綜述的文章。
关键词: 經濟 綜述 市场

内容

這一週,工農產品的交換比價日漸擴大(即剪刀差日漸擴大),這一方面表示農產品糧、棉、繭、蔴的豐收旺登,另方面則顯示工業品供不應求,紗布、絲綢煤油等由旺銷而形成部份的市價混亂。所以這一週,政府在大力縮減剪刀差額。
   農產品
   就農產品說,食米方面,雖然到貨較少,價格雖始終平穩,但基本上還是站於低處。這一週末,稻穀到貨增加,贛穀到的尤多,贛省是產米區,穀價較本省更低,所以運銷有利,晚稻本週也已登場,如諸曁的新穀已經運到應市,所以,稻穀成交數量特多,每天在十四萬斤至十八萬斤之數,大部由糧食公司收進,粮商收購也踴。惟價格還嫌略低。
   棉花豐收,目前已大量登場,除政府的收購工作正展開外,私商也有到產區採辦者,由於新棉上市,花價也略呈疲勢。本週內皮花每担就跌了萬元。
   由於粮棉這些主要農產品豐收帶來了價格的偏低,使之與工業品的比價相距益遠,形成了剪刀差的擴大。政府正視這個問題,粮食公司於十三日主動地調整了粮、棉的收購價格,批售價格也調整了。適當地提高了穀和九二米的價格,穀價每斤由六七〇元提升爲七二五元,皮花價格也已提高每担兩萬,使在豐收中農民出售粮棉,不致無法購入其必需的日用工業物品。這樣就保持了農民的購買力。在提高了農產品價格以後,也就是適當地縮小了剪刀差。
   工業品
   相反的,若干工業品價格在最近一週內,由於供不應求,造成了近乎搶購的現象,乃至市面也略呈混亂。如紗布,特別是粗紗,去化奇活,因為滬幫、贛幇等客幇的收買,使本市的複製商也忙着進貨,甚至深恐漲價,而形成了盲目購進的現象。在此同時,投機商也來乘機搶購。
   為了穩定這要主工業品棉紗的市價,使它不致超過其與農產品的合理比價太多,政府設法糾正若干混亂現象,即對於需要原料的本市複製廠商,核實其需要量,保證了其充分的供源,使本市廠商可以退出搶購,也不必担心價格的波動。這樣一來,使市場交易簡單起來,結果是不但使價格始終穩定,而且市場也一反前此的情况,而陷於沉寂平靜中了!
   此外,煤油在本週內也一度混亂、但在中國石油公司主動掌握價格以後,也趨於穩定。至於其他工業品如捲烟肥皂等,在實行了以銷定產以後,一致好轉,價格挺秀,使烟皂等廠商已有利可圖。
   土特產
   在展開土特產運銷的工作中,人民銀行積極佈置押滙網,本省各城鎭可以舉辦押匯業務的地方已有五十一處,而與省外押匯的地點且多至一百八十餘處。這對於交流城鄉物資,有了一定的作用。如本週以來,本市的押匯數目益見廣大,其中尤以本省著名特產的綢貨,押匯做出最多,綢貨除銷津滬外,本週來運銷漢口長沙等地者爲數更高。
   在政府的積極鼓勵下,私商經營土特產的信心提高,已有部份私商組織聯合收購工作。在本週內,已有十三家豬經紀商,集資三千萬元,前往產地收購毛豬。又有四十七家棉花店,集資三千萬元,也往產地收購棉花。又有二十家油行,也到產地收油。其他如醃臘業收購火腿,木行業收購木材。都已開始行動。這是本省私商經營土特產採用聯合經營方式的一個開始,希望它成爲一個良好的開始。(崇)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中國石油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贛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