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城鄉關係與工農產品比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6863
颗粒名称: 調整城鄉關係與工農產品比價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10月15日,当代报登载关于調整城鄉關係與工農產品比價的文章。
关键词: 調整 城鄉 產品

内容

共同綱領中規定:「國營貿易機關應負調劑供求」的責任。執行這個任務的具體表現,當是如何加緊動員和配合私商進行收購農產品的工作,有計劃的動員私商收購農產品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須注意農產品與工業品差價擴大的問題,若工業品價格過度的偏高,農民會蒙受不利,反之農產品偏高會妨礙私商下鄉收購的興趣,甚至阻礙了再生產的進行;目前國營機構的力量還不十分强大,合作社的基礎也還十分的脆弱;這個客觀條件就决定了國營機構不可能單獨收購全國的農產品:另方面是私營的散漫的小生產者的經濟力量佔着優勢的地位,它們長期的習慣於剝削農民的行為,因此在這個農村豐收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剪刀差距繼續擴大——農產品價賤使農民吃虧的現象發生,就目前來說,農產品與工業品的比價是不大正常的,例如九月份米價微跌,若干工業品也跟着稍降,表面上看來,似乎起了調節性的作用,而其實跌後工業生產者反爲有利可圖,這即是說在同樣的下跌中,但比例上,工業品的價格反相對的提高了。若以各地區間和各該地範圍內農產品與工業品的比價而言,那剪刀差距就更大了。以九月十五日的市價來說,上海三千二百餘斤米,可換廿支紗一件,杭州要五千四百餘斤,蕪湖要八千二百餘斤,假如私商運紗到蕪湖售換貨幣,是無利可圖的,甚至還要虧本,因爲蕪湖每件紗同為五八〇萬元,若換米運回上海,每件紗毛利在五千斤米左右,折合人民幣爲數七百三十餘萬元之鉅,即就這一現象而論,上海工業品與各地工業品價格相差無幾,其效果可資鼓勵私商運銷工業品之後,運回各地的農產品,使人民幣深入農村;對城鄉物資交流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農民購買工業品是太吃力了。這種差額過大的交換率,勢必會降低農民的購買力的。秋收後上海市場呈平穩狀態,這是好的現象,但秋收後各產區農產品價格下落的幅度太大了,這個趨勢是應該及時遏制的。
   調整城鄉關係,是調整公私關係的重要關節之一。所謂調整城鄉關係,它的首要任務當是一方面「要使零售商人和遠地商人有適當的利益可圖」,另方面又「必須維持農產品適當價格,保護農民正當的生產利益」,才能達到商業暢通和農產品暢銷的目的。保障這個任務完成的首要條件之一,必須是各地區間國營貿易機構加緊密切的聯繫,做到地區與地區間的差價,要經常而準確的保持着一種適當的距離,然後動員私商圍繞着這一個中心環節進行城鄉貿易,以幫助城鄉物資迅速的交流充實物資來源,為發展生產打下更鞏固的基礎,是極必要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
蕪湖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