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棉花豐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6287
颗粒名称: 華東棉花豐收
并列题名: 可收皮棉四百萬担聯購處已開始收購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0月,華東棉花豐收。
关键词: 植棉政策 棉田 棉花

内容

(上海八日訊)華東棉花豐收。一年來,政府曾大力地推行了保護棉農利益和獎勵植棉政策,先後撥付四千萬斤大米的投資和貸款,在國內外收購了三千一百二十萬斤良種,解决了當時三百餘萬畝的棉田缺種問題。在加强技術指導方面,各地在棉區裏都設立了植棉指導所、棉改所,特約農家進行了中耕、除草、施肥、治虫等各種技術改進上的示範工作,並有重點地推廣了二百餘萬畝的改良棉田,建立了三十八個良種管理區,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棉農種植良種,研究並改進各項耕作上的技術問題等。加上風調雨順,今年一千三百餘萬畝棉田,估計可產皮棉三百八十八萬担左右,是十餘年來罕見的豐收。華東聯合購棉處自成立後,已於本月四日起,開始收購原棉工作。收花價格完全根據華東區花紗布公司牌價,按照品質作價,棉商前往申請出售者爲數頗多。
   上海棉花商業同業公會會員聯營委員會籌備會,為組織同業集中資金赴各重點產棉區收購棉花,連日正積極辦理會員聯合購棉登記,截至五日止,參加者已有四八家:計前往西安收購者二六家,擬定收購量二一五九〇担,鄭州三五家,三八〇〇担,濟南三家,七五〇担,漢口八家,一〇六〇〇担,商邱一家,七〇〇担,洛陽二家,七〇〇担,烏江一家,二〇〇担,華北二家,一八五〇担,沙市二家,二二〇〇担,蘇北九家,三六〇〇担,浙江七家,七一〇〇担,滁縣一家,四〇〇担,郊區一二家,一一〇〇〇担,計共六四三九〇担。登記資本額約九十七億元。一俟與花紗布公司取得聯繫後,短期內即可開始收購。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