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私營震通染廠勞資怎樣協商搞好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6002
颗粒名称: 天津私營震通染廠勞資怎樣協商搞好生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0月6日,当代报刊登一篇勞資怎樣協商搞好生產。
关键词: 勞資 生產 政策

内容

天津八區私營震通染廠工會,在該廠經營困難時期,領導了節約運動;經營好轉後,又領導生產競賽。同時在職工積極生產的實際影響下,資方也逐漸認淸了勞資兩利的政策。
   該廠今春在經營困難時期,每月不過生產五、六天。當職工清楚地認識到廠方當前存在的困難時,便接受了資方提出「緩發工資,好時再補」的意見。同時又召開職工大會,研究節約的具體辦法。在徵得資方同意,又正式成立了勞資協商會保議,具體商討節省開支的辦法,决定了降低伙食及研究機後器管、節省零星物件、取消茶葉等節約辦法。實行節約的結果,在困難期間,每月就能節省一千五百萬元左右。
   在協商中,對某些具體問題遇有分歧意見時,職工能够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耐心啓發使資方樂於接受。如在第二次協商會根據染整業臨時協議商討該廠集體合同時,在規定每日標準產量,掛名領薪以及發薪日期的問題上,發生了不同的意見。但是經過四、五次協商,勞方代表始終能用和平態度堅持原則;遇到不易即時獲得一致意見時,便暫時休會,聲明再議。會後並主動地與經理交換意見,把情理分析清楚,使經理樂於考慮與接受。例如規定每日標準產量問題,說明廠內只有六付槽子,一付槽子一天祇能染二十五疋,但因電力不敷使用,短期內祗能開動五付,所以每天可產一二五疋,工人為了使廠子多賺些錢,定為日產一百三十疋,資方規定一五〇疋,實際上很難辦到,如果勉强追求數量,勢必影響質量。經理聽了這些話後,便接受了工人的意見。在掛名領薪問題上,經過職工的耐心解釋,經理也搞通了思想,並接受了不到廠參加管理的東家不領薪的意見。關於發薪問題、工人為了照顧資方資金可能發生一時週轉不靈的現象,則作了適當的讓步,放棄了按固定日期發薪而提出可以在五天內靈活運用的意見,資方也愉快的接受了。
   六月該廠經營初步好轉,工會又召開大會,明確提出好轉後大家要鑽研技術,並通過勞資協商會議,向資方提出應抓緊時間,繼續製配新色,資方接受了這個意見,與職工通力合作,結果增加了烟色、綠色、紫色、大紅、假士林一九〇藍五種染色布,因此攬活的機會增多,範圍加大。與研究技術同時並進的是七月份以來的生產競賽;該廠資方原計劃月產量爲三千九百疋,經過工會討論後,保證達到四千疋,結果七月份總產量高達四千零八十疋。經理說:「我廠的黨員多,工會好,因此起了領導生產的作用,不親眼看到的資本家,眞難以置信。」因爲勞資協商會議上商討克服困難和鑽研生產技術,不獨使勞資團結更加鞏固,而且給了資方實際敎育,開始鑽硏業務,準備擴大生產。
   自五月底至八月下旬,據資方計算約賺八千萬元,已將所欠三個月工資分五次補發給職工。六月中又將三餐粗糧恢復為三餐細粮。競賽時因天氣太熱,經理關心職工健康,不但發給職工西瓜費,並買了不少暑藥,同時由於職工誠心誠意搞好生產的實際行動,給予資方極大的信心,使資方扭轉了過去的錯誤認識。他向工人們談,當去年工人在樓下開會時,他便在樓上窗口聽,怕工人捉摸,後來聽來聽去原來是檢討生產問題,這才恍然大悟。他說:「今後我們必須多開會,多研究問題。」由於有利可圖,經理的積極性大爲提高,他說:「旺季即至,全廠好好幹幾個月將大有可為。」現已備妥園地一小塊,做爲擴大廠房之用,並擬在一、二月資金充裕時開工修蓋工人宿舍。(轉載天津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