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還只在開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3964
颗粒名称: 「一切還只在開頭……」
并列题名: ——訪問改造機器的姚方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9月16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私營杭州第一紗廠保全部技術員姚方伯鑽研改造機器的文章。
关键词: 杭州 技術 工人

内容

姚方伯是私營杭州第一紗廠保全部的技術員。說年齡,只有二十二歲;說學歷,只上過高中一;說工繼,也只有四年餘。但今天,他在全省勞模大會上,講話聲音被掌聲淹沒,人被鮮花圍住,這是爲什麽呢?
   這是因爲他肯鑽研,他摸到了機器的毛病,他想辦法醫治了這些毛病,這是因為他肯和工友們一道研究,虛心向工友們學習。
   這是因爲他是一個有了政治覺悟的靑年團員,曉得一切的努力是爲了人民。因此,他在解放後的一年多裏改造了六樣機器。因此,他今天光榮地被選爲出席全國工農兵勞模代表會議的列席代表之一。
   去年六、七月裏,他眼見淸棉頭道機,沒有自動開關,製成花捲就大小不一,他就鑽心研究,設計了自動停車裝置,使棉捲到一定長度時,能自動停車。接着,他又改裝了喂棉調整裝置,糾正了棉捲厚薄不勻的缺點,提高了棉紗品質,幷節省了管開關的人工。
   今年一月裏,他又利用舊有材料,參照上海中紡的辦法,設計了六個蒸飯箱,解决了全廠一千五百餘職工蒸飯的大問題。按廠裏本來有個水汀蒸飯鍋,但是蒸起來飯有氣味,不能用,工友們只得吃冷飯。經他改裝後,這個問題就解决了。
   今年七、八月裏,他更是一連改進了三樣重要機器:一、他眼見淸花間纖維飛揚,灰塵太多,對車間清潔及工友們健康均不利,他就設計裝置了四號吸塵器,大大地減輕了灰塵的危害性。二、該廠二十八吋的淸棉機花捲闊度不合標準,花捲喂入梳棉機後,因針布兩邊裁切的反接頭較多,就妨礙了針布與針簾間的分梳作用;同時使棉捲兩邊各重叠一时,致梳出棉網時就兩邊厚中間薄,使棉條格外不準,有白點,不匀。後來找出了毛病,把二台二道機和一台三道機加厚牆板,使花捲闊度合乎標準,解决了這個問題。三、紡美棉時,因原料乾燥,花捲常因鬆懈而重叠。到了鋼絲車時,則因棉層太厚,梳力不足而損壞針布,幷時常斷頭。經他加裝了壓捲棍後,這個缺點沒有了。
   棉捲的好壞,對棉紗品質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姚方伯這一連串的改進工作,對紡紗有了幫助。
   姚方伯這樣年靑就有這樣多的創造,他是不是就驕傲了呢?不,他是那樣地謙虛,總說是由於團與工會的敎育和領導,由於工友們的幫助才有這一點成績的。
   「靠我一個人做得出啥呢?都是靠大家。幷且一切還只在開頭……」。這是他的話。是的,一切都還只是開頭,讓我在此預祝姚方伯有更多更大的成績貢默給人民,幷且把這種肯鑽研的精神進一步的推廣到羣衆中間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余芳
责任者
姚方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杭州第一紗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