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人民軍在洛東江東岸再度粉碎美軍反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3486
颗粒名称: 朝人民軍在洛東江東岸再度粉碎美軍反攻
并列题名: 美軍折兵三千主力遭受重創安慶以南敵軍反攻亦予擊潰
分类号: E19
摘要: 1950年9月,朝鮮人民軍向慶州進攻的人民軍部隊,勇取地突破敵軍利用山地構築的堅固防禦陣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关键词: 朝鮮 军事 美軍

内容

(本報收音)中央人民電台廣播平壤十日消息: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部九日早晨發表戰報說:解放安康以後,向慶州進攻的人民軍部隊,勇取地突破敵軍利用山地構築的堅固防禦陣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現在正繼續挺進中。在該方面的戰鬥中,人民軍部隊摧毁敵軍碉堡四十多個,打死打傷敵軍一干多名。在洛東江東岸進攻的人民軍部隊猛烈攻擊在坦克掩護下重行反攻的美軍第二十四團殘部、海軍陸戰隊和第二師的主力,粉碎了敵軍的反攻企圖,給敵軍人員和裝備以重大的損失。從九月一日到四日,人民軍部隊在該方面的戰鬥中,打死打傷美軍二千六百多名,活捉美軍二百五十多名,擊毁坦克十三輛、裝甲車三十八輛和其他物資很多。繳獲坦克十四輛、各種砲八十二門、重機槍六挺、卡賓槍六十餘支、步槍二百多支、汽車五十多輛和其他手槍、電台等大量戰利品。
   又息: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部九日晚上發表戰報說:安慶以南的敵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一再瘋狂地反攻,人民軍擊潰敵軍的反攻,並且使敵軍遭受嚴重損失。從九月一日到六日,人民軍部隊在該方面的戰鬥中,打死打傷敵軍二千四百多名,活捉二百多名,繳獲坦克二輛、六〇公釐火箭炮五門、各種炮十六門、重機槍二十挺、步槍二千三百多支、電台七部及其他武器彈藥很多。另外打落美軍飛機一架。東海岸的人民軍部隊打落侵襲浦項以南地區的美軍轟炸機一架。在南海岸和洛東江東岸行動的人民軍部隊,繼續進攻,擴大戰果。戰鬥中的朝鮮靑年時刻問自己替祖國做了什麼
   表現無比英雄氣概愛國精神
   在朝鮮民族解放戰爭中,朝鮮靑年表現了無比的英雄氣槪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戰爭開始後,金日成將軍發出「一切爲前綫、一切為勝利」的號召。成千成萬的靑年,立即響應了這個號召。短短二十天,北朝鮮志願參軍的靑年即達八十四萬九千人。南朝鮮參軍靑年,也在四十萬以上。金日成大學共有三千一百個學生,其中二千六百名學生在戰爭爆發後第三天,就報名上了前綫。
   在前線,人民軍的戰士們英勇地和美國侵略軍作戰。十九歲的高射砲砲長洪明國,從戰爭開始以來,先後打落了十三架美國飛機。在一次激烈的對空作戰中,他的戰友們先後死傷,最後剩下他一個人。他自己兼做彈藥手、射擊手和觀測手,打下了三架噴氣式飛機。重機槍手金正鶴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子彈打完了就用手榴彈,手榴彈也打完了,就用鉄鍬,先後打死了一百多個兇惡的敵人。著名海上靑年英雄金君沃,指揮四艘魚雷艇迫近美帝的巨型巡洋艦,經五小時激戰,終將敵艦擊沉。
   在後方,成千上萬的靑年湧到生產戰綫上,以忘我的勞動支援前綫。戰爭開始後,北朝鮮各地已組成了二千〇四十三個靑年戰時作業班。以民靑小組爲骨幹,並與成年工人混合組織的作業班,有三千〇七十個。大批的農村靑年湧到工廠、礦場和鉄道工作。他們熱烈響應金日成將軍增加生產的號召,提出「倍加」的口號。東宮靑年機械工廠七月間產量超過定額百分之二百四十五。平壤第五十六號工廠模範靑年工人孫昌模,帶動全班工人在機器下面吃飯,休息和睡覺,全班超過了生產計劃百分之五百。
   朝鮮靑年奮勇地進行防護和搶修工作。平壤市由四千二百多名民靑盟員組成的修復隊,在平壤車站區,戰勝了一切困難,修復了數千公尺的鐵路幹綫。元山市民靑盟員金南燮組織了一千六百人的靑年救護隊,在敵機掃射下面從碼頭上疏散了萬餘包大米。靑年司機尹明義把被敵人火箭砲擊中的滿載彈藥的卡車開入漢江,他以自己的壯烈犧牲,拯救了人民軍南下唯一孔道的漢江便橋,和幾十個戰友的生命。南浦民靑模範盟員金桐敦,在燃燒彈引起的烈火中,率領全體工人,救出二千噸的輪船。
   北朝鮮民主靑年同盟和朝鮮民主愛國靑年同盟(南朝鮮靑年組織),是全朝鮮靑年戰鬥力量的組織者與鼓舞者。在報名參軍的男女靑年中,民靑盟員佔百分之九十二。很多盟員在戰爭中立了功。在三十二位榮獲英雄稱號的靑年中,二十八名是民靑盟員。
   在任何崗位上的朝鮮青年,時時刻刻問着目己:「你爲祖國戰爭的勝利做了什麽?」他們把「向人民共和國英雄看齊」的口號,作為鼓勵自己前進的動力。
   爲祖國的統一、獨立和自由而戰的朝鮮靑年,已經為全世界靑年做出了光輝的榜樣。
   (新華社平壤十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朝鮮
相关地名
慶州
相关地名
安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