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的文化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20001910
颗粒名称: 蘇聯人的文化生活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蘇聯人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 蘇聯 文化 生活

内容

我們坐在迎接我們的公共汽車上,不由地想看看這夢想多年的美麗的城市——莫斯科。大家儘量找着自己能懂得的店舖招牌,使我們吃驚的是到處都是書店,有時一條短短的街上有兩家書店——這邊是學院出版所,那邊是音樂出版局……,我們的同志中有人到過美國,他說:蘇聯的書店之多,正如美國的藥房一樣多。不同的是,美國藥房給男人預備的是啤酒給女人預備的有口紅絲襪,而蘇聯的書店,在高爾基大街上,路東的學院出版所,陳列的是:米丘林全集,上古史資科,而大畫家雷平的評傳,要預約者才能取到第一卷;在路西的音樂出版局裏,你可以買到巴哈的全集,柴可夫斯基全集的第五十二卷,也可以買到自學手風琴的課本。
   我們住的是大都會旅館,專門招待外賓的地方。但是每天的報紙要先一天預定,而到了下午,任甚麽地方都很難再買到報紙。在先,我們聽說戰後由於紙張不十分够用,報紙怕是印的很少,才會如此吧。沒有想到,我們參觀少共眞理報時問一問負責的同志,每天報紙的印數,他的回答是:「每天七十萬份,如果紙張的生產量增加時,當然這個數目是要增加的。因為,我們還經常收到新的訂單。」
   當我們初到莫斯科時,看到一本書叫「蘇維埃音樂發展的道路」,因為怕攜帶不便,便想等着由布達佩斯回來時再買,一個月後,我們回到了莫斯科,那本書已經買不到了。去問書店的職員同志,他說:「在我們國家,一本新書,第一版多則印幾十萬册,少則也印幾萬。但總是很快地便會賣完。而有些書,只有預訂者才能買到,因為,有的書是沒有出版便全數被預約了。」
   每到晚上,我們住的那所謂劇院中心的地方,眞是熱鬧得很,國立大劇院正上演普希金的詩劇改編的,柴可夫斯基作曲的歌劇:「尤競·奧湟金」,小劇院是高爾基的「野蠻人」,大劇院分院上演着普希尼的「蝴蝶夫人」,不遠有立體電影院,兒童劇院,而大都會電影院正開映着五彩片「航空節」和意大利的音樂電影。沒有一家不是客滿的,我們要想到國立大劇院一類著名劇院看戲,還要先期訂票。全莫斯科有二十五家劇場上演着歌劇,舞劇,話劇,傀儡劇。電影院有好幾百家。這還不算俱樂部或文化宮裏的文娛活動,別的不知道,只眞理報大廈裏便有專為自己報社職員的電影院。
   我們曾經到那著名的莫斯科藝術劇院,那天正上演着一齣新戲叫「綠色大街」。我們不僅看到了這劇院裏演員們驚人的表演藝術而尤其重要的,是明白了爲甚麽蘇聯人民這麽熱愛着他們的劇院。
   這齣戲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鉄路的工程師,盲目的崇拜書本上的外國的技術理論。當他屬下的一個機車司機,在實際工作中,改善了技術,增加了工作效率時,他却用他「書本上的知識」否定了這個創造結果,他的妻兒和工程學校的校長指出了他的錯誤,他的妻子,尤其是他的女兒批評他這種保守的、落後的作風。最後,他在家人和同事的批評中承認了他的錯誤。
   當然,這裏面還有很多穿插,但主題很明顯,陳了批評那些盲目的西方崇拜狂之外,還告訴了我們:在蘇聯,所謂勞力與勞心的分別,已經將要完全消滅了。就這個平平常常的機車司機,他白天工作晚上上夜學,上函授學校,他便在實際工作中學到了一個「工程師」所解决不了的科學技□知識。
   就從我們到莫斯科的一兩天中,我們便看見,書籍,文化、劇院、藝術……在蘇聯眞的變成了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兆豊
责任者
普希金
相关人物
柴可夫斯基
相关人物
普希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