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丐的樂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768
颗粒名称: 小乞丐的樂園
并列题名: 介紹杭市人民保育院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7月31日,当代日报社登载了文章「小乞丐的樂園」,介紹杭州市人民保育院。
关键词: 杭州市 保育院 文化 勞動

内容

在市人民政府領導下,杭州市人民保育院自接辦僞浙江省救濟院習藝所、僞浙江省救濟院育幼所和僞浙江省第一育幼院三個機構以後,以新
   的教育內容,結合生產技術,在全體教師們的循循善誘下,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績,這裏再不是像反動統治時期的小叫化子的集中營,而是一個家庭、學校、工廠三位一體的樂園。
   人民保育院現在共有院童一百七十多名,他們一般的都是從五歲到十七歲的苦孩子,經過了長期或短期的流浪,從許多不同的地方滙合到這裏來的,院方按照他們的文化水平給他們分爲六個文化學習的大組。同時再按照他們的生產能力,分爲園藝(種蔬菜花卉)、畜牧(養豬、羊、鷄、鴨、鵝、兔)、工藝(搬運、皮鞋、縫紉)、家事(醃製、剃頭、貼補、看護)、服務(接電話、管倉庫、抄寫、清潔)五個大組,除了少數年幼的孩子須要褓姆照料外,全院的院童都參加了勞動,同時也都參加了文化學習。
   「天才」的發現
   這些孩子們,毫無疑問的是飽受了舊社會的迫害的,他們曾經衣不蔽體,餐風飲露的過了一串年月,但是由於他們都有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因此有特別强的勞動觀念和能力,有着鬥爭的勇氣,和克苦耐勞的精神,他們是很聰明的,如果要發現許多天才兒童的話,這裏會給你許多好例子。
   十五歲的李來福,是本市第二次收容乞丐時收容進來的,(這次送保育院的共有六十二名),他是蘇州人,父母很早就死了,八歲時給人家看牛,因爲主人打他就逃出來討飯,從八歲到十五歲,他從蘇州討飯到杭州,在杭州流浪了一年多,白天在旗下一帶要飯,夜裏就睡在衆安橋浙江日報的後門口,這次初進來的時候,他不習慣於紀律生活,曾經逃了一次,但經院方給他個別敎育了一星期,到最後一天桑副院長去看他,他正在彈鋼絲琴,這琴子是他用一塊木塊,幾枚洋釘和幾根鋼絲做成的,想不到他居然是一個流浪的小音樂家和小發明家。
   還有一個孩子,他是帶了一隻破袋進來的,這袋子裏面,他經常放着銅片、鉄片,進院的最初幾天,他閒着沒有事情,就這樣那樣的配將起來做成了一架礦石收音機,老師們很奇怪他耳朶上掛着的東西,結果發現他在聽播音。
   其他像自己做拖鞋等一類的事,這裏已經是很平常了。
   「本性難移嗎?
   一般人對於這些小乞丐,總以爲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不錯,這些流浪的孩子是有他們的缺點的,譬如說他們缺乏進取心,喜歡無原則的鬥爭,散漫自私,鬧宗派,不衛生等等,但是這些歸根結底是舊社會給他們的,「本性難移」在這裏已證明是一句資產階級用來奴役人民的話了,這裏我們且看幾個孩子的轉變吧:
   十六歲的孩子張家威,他是僞浙江第一育幼院移交下來的,由於反動政府把救濟事業用來做裝飾品,同時他們的反動敎育基本上也敎壞了這些純潔的孩子,張家威一直是身上帶刀,憑力氣壓迫人,於是就做了院裏的「小霸王」,只要他叱咤一聲,孩子們就會跟他「動」起來但經過了幾個月的敎育以後,孩子們都覺悟起來了,有一天,大家商議檢舉張家威,要求老師讓他們開會鬬爭他,在會上,你一嘴我一嘴的把張家威平日欺侮他們的事都訴說出來了,經過了這一次鬬爭會以後,張家威不僅是頂認眞生產,和同學們相處得也很和氣,而且旁的壞孩子也變好了。
   人民保育院的教育方法是這樣的:院童們經常是二天一次討討會,每星期一次大組檢討會,有一次,檢舉會中大家檢討一個小朋友偷桑葉,正在那個孩子很難爲情的時候,另一個孩子宋傳根居然立起來說:「我也偷過人家黃瓜的!」大家為之愕然,所以這種方法不僅是敎育了一個孩子,而且敎育了羣衆,到現在,他們不僅做到有錯誤就坦白,而且懂得了自己是新中國的小主人,檢舉了先生不用井水而用自來水來洗衣服的錯誤行爲,確立了他們的當家思想。
   孩子們的力量
   在生產方面來講,他們也是有成績的,從四月到六月這三個月中,他們的縫紉部替中茶公司縫了一萬〇二百十只茶袋,替中蠶公司縫了五千五百六十只繭袋,替製蔴公司縫了三百三十四只蔴袋,得到的工資是四百〇六萬二千二百元皮鞋組三個月做了二百九十四雙皮鞋;運輸組得到的運費是二十四萬九千元,種植蔬菜方面,三個月的生產量是四千七百〇三斤,現在不僅解决了吃菜問題,而且正在選擇吃園裏的時新菜了;畜牧方面,現有豬七頭、兔七隻、鵝七隻、鴨五十四隻;由於自己理髮洗衣,孩子們不僅學到技術,同時節省了很多開支。
   這裏的孩子是愛勞動的,他們愛護自己生產的東西,就是那個自己坦白偷黃瓜的宋傳根,他是養兔子的,星期天大家都出去玩了,他一定要替兔子找草,有一次大家去看農展,他走到藝專又匆匆忙忙的請假回來看兔子,孩子們就這樣愛護自己的生產。
   由於勞動,他們知道了團結友愛,診療室裏的小護士,都是十四五歲的女孩子,她們每天靜心的替病了的同伴換藥,大孩子也知道照顧小孩子,整院子和和氣氣的,就像一個大家庭。
   努力學習文化
   保育院是一個學校,但是這一個學校不像其他小學,雖然他們的課程也是國語、算術、常識、但是這些課程現在還沒有一定的課本,他們是由老師根據每一階段的政治中心編課本的,譬如最近大家談反對美帝干涉朝鮮台灣,他們的課程就是有關台灣朝鮮的政治狀况、人文狀况和自然狀况,因此、在敎學上起了很大的效果,這就是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平)而且提高了他們的政治認識,譬如在購買公債的時候,小朋友也學習購債,結果在大家一致的認識下,决定把生產節餘買了公債六十分這眞是使一般有錢不買公債的人們見了非常慚愧的。
   這些大多是無父無母的窮孩子,都是被舊的統治階級壓迫與奴役過的勞動人民的孩子們,今天由於在人民政府領導下接受了新的敎育,無疑的明天他們就是新中國的棟樑了。(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