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營中的幾個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352
颗粒名称: 聯營中的幾個問題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50年7月26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一篇《聯營中的幾個問題》。
关键词: 廠方 聯營 当代日报

内容

聯合經營,雖有不少好處,但這些聯營組織,大都還沒有樹立起穩固基礎,有些已名存實亡,有些缺乏經營內容,已不起什麽作用。那末,這些聯營有些什麽缺點呢?
   在聯營前,某些廠方有着顧慮,如考慮到自己的地位。「能否在聯營中保持總經理的職位呢?」有些顧慮到聯營業務統籌後,自己得不到利益,或者受到約束,不像獨立經營那樣方便。有些顧慮到自己的技術祕密,如聯營公開後,「專有權會喪失」。
   這些顧慮,在聯營前沒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對聯營沒有信心,對集體力量的認識不足,有些聯營,就在條件還未成熟、僅憑個別廠家的主觀願望情况下,倉卒組織起來。這樣,基礎就不穩固,遇到困難或營業不利的時候,就易流產,徒具形式。此其一。
   其次,參加聯營,抱有各種不純動機。有些廠方認爲聯營就是爲了獲得政府的定貨,而未認識到聯營是改善經營方法,改造自身的一項有效步驟。所以,有定貨時就熱心搞聯營,沒有定貨時,就把聯營的事丟在腦後,不肯自力更生、努力改造自己。有些廠方存有「坐享其成」的思想,對統一購料,統一銷售等不熟心,對自己的業務則十分積極。這樣就削弱了聯營的力量。有些廠方對聯營產品還偸工減料,並殺價出售,違反了聯營規定,影響了聯營的信譽。此其二。
   聯營基本上還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有些廠方參與聯營,就想藉此達到排擠同業,壟斷定貨、獨佔市場的目的。例如,分配定貨和加工時,對於部份還未加入聯營的廠方,不加以適當的照顧,企圖自己獨佔有些,企圖壟斷市場價格使自己取得優越的地位,此其三
   現在,我們整個社會經濟結構,正進行着各種程度上的改組,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努力走向新民主主義經濟正如陳雲同志所指出:「正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這就是在全國範圍内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而爲獨立自主的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歷史轉折點。」
   聯營是由個別的分散的生產,走向適當集中生產的一個方法、是改善經營克服困難,爭取好轉的有效步驟之一。所以,這一經營方式,是可以大力推廣的。但必須指出:開始組織時,應進行充份的醞釀,充份明確了該業生產的有否發展前途,再在自願自力的基礎上,進行組織。在成立後,應明確認識祗有結合集體利益時才能存在和發展,所以不應取巧、投機,努力健全聯營機構,詳訂合同,遇事協商,認眞辦事,不斷改進,充份運用和發揮聯營的作用。更重要的,應在國營企業領導下,在工商局的領導下,自力更生,不存依賴思想。如產銷有困難,應主動的自動的努力解决。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