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有力扶助下甬各米廠維持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9089
颗粒名称: 在政府有力扶助下甬各米廠維持生產
并列题名: 但尙存單純依賴政府思想少數還有變賣摻粉等行為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50年7月23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一篇《甬各米廠維持生產》。
关键词: 米廠 当代日报 稻穀

内容

(本報寗波訊)自六月份以來,本市中央公糧分庫,中國糧食公司本公私兼顧方針,除委託公營米廠加工外,同時以委託加工方式,扶植了本市私營米廠二十一家,幫助他們解决暫時困難,並督促其信守合同,改造內部,節約開支,維持生產,同時工人生活也得以維持,以爭取情况的逐步好轉。
   中國糧食公司委託的十四家私營米廠,自六月十九日至七月三日止的加工貿易糧共計二百七十餘萬斤,以該公司所屬的公營米廠統計,野穀每百斤通常可碾九二米七十一斤二兩,細糠三斤。加工米廠祗繳米六十九斤,如以細糠充抵電費外,可得米二斤二兩,這樣總共算起來各廠商可獲取利潤一億一千餘萬元,如公興米廠加工半個多月來三十六萬斤稻穀,除各項開支外,淨得四千一百六十五斤大米。中央公粮分庫委託阜豐、元豐、公益、公利、大生及新生、公興等七家加工大量稻穀,各廠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日夜開工的,有幾家日夜不停機,可產米四萬斤,也是早稻百斤交九二米七十斤四兩,野稻每百斤交九二米六十九斤,米廠工人多按產量計工資的,由於生產的增加,工資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在委託加工過程中同時存在着一些偏向:如祥記等米廠有力量自碾、維持生產,糧食公司仍予以加工,表現了盲目性。同時,公營米廠的職員三人,米工九人,已能進行生產,但私營米廠中却是機構龐大,致開支浩大,如德豐米廠表示職員「多是有關的親戚朋友,回頭啥人好呢?」不思及時整頓,作自身改造,單純依賴政府的扶植;有許多米廠甚至表示,最好糧庫和糧食公司無限量的撥給稻穀,日夜不停的開動機器,才可以維持下去。並沒有設法增資自行生產的打算。糧庫與糧食公司方面也尚未積極注意督促各廠的改善經營,維持恢復生產。
   此外、也有部份米廠在解放後至今年五月、爲儲運總站加工公糧,當時加工的條件較寬,均能獲取優厚的利潤,竟仍有不法米廠,不守合同以圖暴利,使國家財產遭受損失,有以挪用公糧添置生財的,有擅自變賣公糧的,如成泰、旂大二廠變賣公糧達八萬七千餘斤,如太源廠在每石米內摻和糠達十二兩(按規定每石有糠不過四兩—,又有正興、聯豐等廠摻拌石粉二千六百餘斤,更普遍的將糙米充當白米,成色走樣、種種非法的行爲,充分表現了在部份米廠商中存在着嚴重的投機性。上述各廠由於不守合同,已停止加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國糧食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