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遠主席 軍政會主席傅作義發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6988
颗粒名称: 綏遠主席 軍政會主席傅作義發言
并列题名: 幹部艱苦作風應當表揚 偏差缺點完全可以克服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22日,傅作義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
关键词: 傅作義 會議 發言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五日電)綏遠軍政委員會主席傅作義二十二日在人民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發言,全文如下: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先生:
   聽了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同志關於土地改革,財經工作,政治,外交,軍事及文化敎育,法院工作等各項報吿,我完全擁護。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八個月的時間,工作的規模和成績,如此之大,計劃和遠景如此之壯偉,在中國歷史上是不曾有過的。這說明只有人民政府,才能給人民辦事,也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才能以這樣空前偉大的氣魄和空前壯闊的力量,把人民的意志變成事實。
   中央人民政府所己獲得的各項成績,各位的發言說的很多,我現在只舉出幾件具體事實,說明我們是在如何困難的情况下,要經過多少艱苦鬥爭,才作出這些成績。
   救災工作是我們人民政府表現力量的標誌之一。去年全國被災程度不同的農田達一萬萬二千一百五十六萬畝,受災輕重不同的災民,共約四千萬人。其中最需要救濟的重災民,約達七百萬人。災民人數如此之衆,並且在相當大的災區內,到了一無所有非救不活的絕望程度。有些地區還是連續搶救,又連續發生新的災情人民反映說:「八路救人,老天殺人!」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在「不許餓死一個人」的口號下,以糧食調運,生產自救和以工代賑的方針,組織力量,堅持奮鬥,現在已經基本上度過和戰勝了災荒。
   全國範圍的糧食調運,是我們救災度荒和穩定物價的基本條件之一。這個工作,在歷史上恐怕還沒有人敢於這樣設想過,今天人民政府這樣做了,截至現在已調運了將近一百四十萬噸糧食。在我們交通工具如此落後而土地又這樣廣大的條件下,要把大量粮食從過遠省份和偏僻的地方,送到各個災區和各大都市,是一個如何鉅大的任務和複雜的組織工作。只是把這些粮食和偏僻鄕村送到交通綫上,每人平均担一百斤,就需要動員幾千萬人,做多少時日,和克復多少難以想像的困難。只有人民自己的政府,才敢於這樣做,並且在基本上把它完成了。
   在水利工程上,截至現在,人民和軍隊,已經完成了三億五千萬土方,如把它築成一公尺寬一公尺高,可以在地球上繞赤道八遭還多。這個工程的效益,據各地區所提出的保證的總和,假如發生與去年同樣的洪水,去年被淹地一億畝中的七千萬畝,可以保障免遭水患。不過這個保障還有待於今年洪水的攷驗,不僅救災工作,糧食調運工作,都是已經元成了的。
   只就以上幾件事,滿足以說明:人民需要的事,政府一定做,政府决定要做的事,一定能做成。人民政府就是以這樣的信心和在這樣的基礎上,制度計劃,完成計劃;人民意志也正是這樣的經過人民政府,而集中表現出來。
   我們獲得這樣重大的工作成績,是和毛主席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各委員會的領導,分不開的同樣重要,要完成這樣艱鉅繁難的任務,如果沒有政治水平和高度工作熱情的地方黨的領導,地方基層幹部的貫澈執行,也是不能想像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我們地方基層幹部,堅决執行政策,和頑强不屈的工作精神,帶領羣衆,克服無數困難才能完成這樣難以想像的工作任務。根據我自己耳聞目見的事實,這些同志們的功績,是應該無愧的受到人民的表揚。他們完成任務,通常總是不輕鬆的,任務很重而困難不少。他們常是靠着兩條腿,不休止去工作;他們在許多偏僻的鄉村,不是營養很好而是營養很壞的去工作;他們不是避開太陽工作,而是頂着太陽工作;他們常常是下鋪地,上蓋天和蚊虫一塊兒睡覺。但他們念念不忘的是執行政策,時刻在懷的是完成任務。執行政策,完成任務,無保留的爲人民服務,就是他們所有的一切,他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很低了,很多同志,還是節省出自己的一些糧食或衣服,救濟災民。他們的工作任務,不是用簽字在公文上去完成,而是在羣衆中用血和汗,用忘我的精神去完成。「任勞」在他們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但他們還得在一定時期內「任怨」。如水利工程,有時是這裏動工,而其利在那裏,上游動工而其利在下游。羣眾中落後的地域觀念,本位思想沒有完全克服以前,一部分怨言是不免的。運粮工作中,遭受一時的懷疑或抱怨,也是不免的。如果沒有高度的政治認識和政策觀點,要想完成任務,是不容易的。
   這就是我們新民主主義建設中,全新的基層工作幹部的作風和面貌。
   有些人對於幹部不無指責。我認爲個別的偏差和缺點是有的,但這些偏差和缺點,有些是完成任務不可免的,有些是運用黨內黨外批評與自我批評和不斷的學習教育,完全可以克服的。至於犯法分子,人民政府是向不寬貸的。
   土地改革問題,我對於劉副主席的報告,和所提出的土地改革法,衷心表示擁護。我們依靠這些堅强的地方基層幹部,來執行這樣一個完善的土地改革法,就滿有信心做到有領導的,有計劃的,有秩序的土地改革。
   當然,土地改革這樣一件鉅大的革命工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是有困難的,有些人是要感覺痛苦的,因爲這是階級鬥爭,不是階級調和。旣然是革命,要改變財產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要有鬥爭,旣然生瘡,要開刀,就不能不感受相當痛苦。對於這些困難,我們有信心完全加以克服,有保障勝利的完成土改工作的任務,因爲我們有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有實事求是的中國共產黨掌握政策,有我們此次會議所協商擬定的完善的土地改革法,又有任勞任怨,執行政策,完成任務的地方基層幹部。這就可以使我們減少偏差,減少阻力,妥善的穩步的完成土地改革工作。
   八個月的工作中,中央人民政府在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獲得了極其鉅大的工作成績,這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光榮,當然也是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光榮。
   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爭取財政經濟狀况的基本好轉,而財政經濟狀况的基本好轉,是以完成土地改革,發展農村生産力,和調整工商業爲其基本前提。我們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這個光榮的歷史任務。
   讓我們緊密的團結在毛主席和共產黨的旗幟之下,為人民的長久幸福,和國家光明燦爛的前途,前進!
   我們高呼:
   光榮歸於毛主席!幸福屬於全體勞動人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傅作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綏遠軍政委員會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