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衞生暫行條例草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5399
颗粒名称: 工廠衞生暫行條例草案
并列题名: 勞動部通知試行三個月後再綜合意見呈請批准施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鑒於目前一般工廠衛生情況非常惡劣,製訂「工廠衛生暫行條例草案」,在一切公私營工廠企業中試行,期限為三個月。
关键词: 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 衛生 條例草案

内容

(新華社北京九日電)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鑒於目前一般工廠衛生情況非常惡劣,爲了保護工人健康、預防疾病及提高生產效能,已製訂「工廠衛生暫行條例草案」,於五月三十一日通知各大行政區勞動部和省、市勞動局,在一切公私營工廠企業中試行,期限為三個月。試行期滿,勞動部將再綜合各地意見,進行修改,呈請政務院批准頒佈施行。
   該草案是根據目前工廠衛生的需要,又照顧到目前財政經濟的困難情况製訂的。內容包括關於工人工作環境、工作場所和生活設備等方面的衛生措施,共分四章六十六條。其中對於三、四月中天津、青島、武漢、東北等地若干工廠衛生檢查中所發現的普遍問題,如關於車間通風、飲水、廁所和替工人蒸飲食等,都作了比較周詳的規定。
   草案在工廠環境和工作場所的衛生方面,主要規定了以下各點:工場內和一切工作房、機器設備,均應經常打掃,保持整齊淸潔。排水溝渠,應經常覆蓋,定期清掃、疏濬。工廠內暫時存放及生產中之廢料、垃圾、原料和半成品等,應採取必要措施,及時處理。工作房內應設垃圾箱。對有毒之廢料和垃圾,應設特製之垃圾箱收集之。垃圾箱至少每日清除一次,並按時消毒。工作房應設有足够之水痰盂,並應每日清洗和消毒。工作房應設有蓋的箱子,以存放工人自帶之食物。廠內並須有食物加熱的設備。應供給工人清潔開水。盛水及飲水用具應加蓋,並應每日洗滌之。工作房的地面如係潮溼及傳熱者,應裝設站板,以預防工人脚部受溼及受涼。工作房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在寒冷季節應有遮風裝置;對暖氣設備和通風裝置,應經常檢查和淸掃。照明裝置應保持淸潔完好。凡生產過程中發生大量熱能、氣體和蒸氣者,其工作房內應有足够的通風記備,並應設法防止形成霧氣,及水蒸氣凝結於牆壁和天花板上。對生產過程中發生有害健康的氣體者,應設密閉器具。凡形成粉末的生產過程,應在設有可關閉的機械裝置的房屋中進行。工作有可能危害工人健康者,應根據不同需要供給工人漱口用的消毒水和特製之口罩、帽盔,特製之工作服和手套,及洗手用的消毒劑等。工作中經常有水及其他液體降落之地面,應發給工人膠鞋或防水靴。機器的皮帶、轉軸、齒輪等危險部分,應有安全裝置。高溫器皿等,均應設有隔離之防護設備。每一工作房,應經常備有必要之急救藥品。
   草案對工人生活需要之設備方面,主要規定以下各點:每一工廠企業,均應設有食堂、浴室、盥洗所、廁所等,供工人使用。此種場所應每日打掃,保持經常通風,食堂內應有必需之餐具、桌凳等設備,並經常保持整齊;冬天應有取暖裝置,夏天應有防蠅設備。廚房內桌案及用具,應保持整潔。房內應注意通風和蒸氣、灰塵之排除。炊事員除應保持個人淸潔衛生外,並應定期檢查身體。浴室應有足够之熱水。室內需保持一定之溫度。一切設備用具,應經常清洗,並注意室内不得積留污水。公共浴室應經常換水,並應禁止患傳染病者使用。廁所應保持清潔,注意防蠅。浴室和廁所的站脚板、小便池和排水道應經常清洗。廁所應有取暖設備,其溫度不得與工房懸殊過大。廁所不够者,應增加或擴大。男女廁所應分開。女廁應設有馬桶,以供孕婦之用。便坑、小便池應有冲水設備或經常清除勿使糞便堆積。廁所應有優良的通風設備,以免發生惡臭。公共洗手處,應有肥皂及經常更換之淸潔毛巾,水龍頭之數目,應不少於每二十五人一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