寗私營工商業在改造中新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4849
颗粒名称: 寗私營工商業在改造中新生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南京市私營工商業在解放後一年來的劇烈轉變中,已呈現符合於新民主主義經濟要求的良好趨勢。
关键词: 民生 新民主主義 經濟

内容

(新華社南京四日電)南京市私營工商業在解放後一年來的劇烈轉變中,已呈現符合於新民主主義經濟要求的良好趨勢。有利國計民生而又能正常經營的工業,一般都能在與嚴重困難作鬥爭中維持生產。
   南京市擁有中型以上機器設備的二十六家工廠已全部復工,新近還增設了酒精、煉油、植物油廠及中國水泥公司等。其中永利錏廠、有恒、普豐麵粉廠和首都火柴廠等較大工廠的生產量,都已超過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紀錄,解放後僅有二百多袋麵粉資金的有恒麵粉廠,半年中即盈利一萬九千多袋麵粉。新毅染織廠半年來亦盈利二千七百疋布,超過其原有資金三倍以上。其他小型工廠、手工業及正當商業一般也都能維持營業。過程中,這些工商業必然要經歷一些痛苦。
   解放前依靠國民黨官僚消費而畸形發展其中一部分不能不在劇變中蕭條起來。根據起來的工商業,在人民政府堅决改造的方針四月底的統計,一年来該市營造廠、汽車修指導下,已開始轉向為人民大眾首先是為農理廠、製冰、汽水、菓汁廠等工業,有百分民的需要服務。過去主要為國民黨官僚們裝之八十以上閉歇;商業方面如鷄鴨行、罐頭配汽車零件、生產建築器材,或為蔣匪製造食品、花林園藝、古玩玉器、木器沙發、西活動綢堡的二百多家鋼鉄機械廠,已開始改餐、洗染等行業亦相繼停歇。今春全國財政製裝具和工業生產所需的機器。五十餘家營情况開始好轉、物價穩定以來,更引起了一造廠已改變經營方針,參加了津浦、滬寗、種新的變化。即過去專營囤積居奇、投機倒淮南等鉄路工程,或去蘇(州)嘉(興)路把、買空賣空的若干糧食、紗布、五洋雜貨、太湖、杭州等地修築橋樑,或參加興修浦、煤炭等業都更快地走向了沒落。如若干米口碼頭和其他水利、江閘等工程。過去專門商在去冬物價波動食米奇缺時,大量囤米不釀造高貴醇酒的鉅豐酒廠,現已添置設備改賣,專等今年春荒牟暴利。可是今春米價一爲永豐酒精廠,十一家花店亦大半改營菜籽直下降,這些囤積粮食的商人便不得不陷於、肥料、殺蟲藥等。部分雖有利於國計民生破產。全市八百十八家粮食業中,現已倒閉但不爲目前所需或已生產過剩者,多逐漸轉了二百多家。再如綢布業德瀛祥號僅有資金桑或遷移。如三百家印刷桑中,有的改營榨二千八百萬元,去冬看到布價猛漲,竟借債油、紡織,有的遷到開封、合肥、蕪湖、無二億八千萬元進貨,現在布價下降且要日錫等地,並已受到各該地的歡迎。南京市是付高利,因而只有倒閉。興中商埸二百一十國民黨反動統治時代典型的官僚消費性城市二家五洋雜貨店,因做空頭交易而虧本歇業,過去全市二十二行工業中,有十行主要是者達一百二十八家。這些在帝國主義和國民爲國民黨官僚們的享受而生產的。一百零七黨統治下和在通貨膨脹中發展起来的投機商行商梁中,屬於日用必需品者僅十八桑,而業的垮台歇業,正是表明整個南京經濟在改純屬消耗性和超額剝削性的竟有二十九桑,造和進步之中,同時,也說明這些有害於國其他亦大多屬於半消耗性行桑。因此在南京計民生的事梁必須及時改業才能有它們的出改變成爲合乎新民主主義經濟要求的城市的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